2025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授予1670人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授予756人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其中,麗水市萬地愛心兒童福利院院長樓雅佳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樓雅佳個人事跡】
樓雅佳,麗水兒童福利機構的第一任特殊教育老師,現任麗水市萬地愛心兒童福利院(特殊教育學校、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市兒童福利指導中心)院長,扎根浙西南革命老區麗水兒童福利事業26年,將26年的芳華奉獻給一批又一批的特殊兒童,永不言悔。曾榮獲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等榮譽。
一、堅守為民深情,用愛心守護初心
最初樓雅佳的工作和服務對象,是被遺棄的特殊孩子。他們中絕大部分是重病重殘兒童,先天髖關節脫位、自閉癥、唐氏綜合癥等常人聽來十分陌生的疾病,但在福利院卻很常見。多年來,她從未拒絕和放棄過任何一個孩子。1999年之前,麗水兒童福利機構只有基礎功能,21歲的樓雅佳成為當時院里唯一的特教老師。她因材施教,培養出麗水第一批孤兒大學生。2014年,麗水有了市級兒童福利院,樓雅佳迅速成立福利機構特殊教育學校,積極與“春暉博愛基金會”建立合作,正式將“特殊教育”引進山區麗水。她主動對接全國各大醫療機構,為重病重殘兒童爭取手術及康復機會,讓100多名被遺棄的孩子順利回歸家庭;特殊崗位,疫情期經常封院,她帶領教職工克服困難,放棄與親人團聚,只為守護特殊孩子們和福利院的安全……樓雅佳的工作平凡而瑣碎,對待特殊孩子她始終保持著無限愛心和耐心,全心全意為孩子們服務。
二、保持創新激情,以擔當扛起責任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遺棄兒童逐年減少,樓雅佳開始思考如何把愛帶給更多的孤困兒童。2015年,麗水承接了浙江省“添翼計劃”項目首個試點工作。作為全國最早對貧困家庭殘疾兒童開展集中養育康復的地市,樓雅佳沒有任何可參考的經驗。她帶領團隊邊干邊摸索,不斷總結改進,形成了一套在操作上、管理上行之有效的“麗水模式”。截至目前,已開展30期“添翼計劃”項目,受益兒童達1131人次,“麗水經驗”開始走向全國。工作越往深里走,樓雅佳發現身邊還有一些“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這些孩子因各種原因缺失監護,但他們同樣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2019年,樓雅佳牽頭與法院、公安、檢察院等單位積極對接合作,為這些“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打通了由民政監護、落戶兒童福利機構的“最后一公里”。小松松仨姐弟成為民政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工作的意見》出臺后高檢網上首個成功救助的案例。2021年,樓雅佳又爭取到中國慈善基金會與民政部合作的“育童計劃”項目,作為全國首批5個試點院之一,為社區殘障兒童提供康復教育服務,走在全國前列。2022年“添翼計劃提升工程”“集中養育拓展試點”被列為浙江省高水平建成精準保障標桿區專項改革試點。
三、激發奉獻熱情,靠實干開創未來
為了把黨的關愛送給更多有需求的孩子,樓雅佳牽頭成立了“愛心志愿社”,由市直機關工委授牌為“幫扶孤困兒童”主題黨日活動基地,是目前浙江省唯一以關愛孤困兒童為主題的黨建基地。打造“1+4+8”模式:以一個陣地、四大行動為抓手,推出“八大活動套餐”,帶領各界黨員志愿者開展公益活動245場,受益兒童1.95萬人次,把黨的溫暖送到了千家萬戶,實現黨建與業務緊密結合。為了讓更多的社區殘疾兒童共享福利機構的康教資源,2021年樓雅佳抓住時機爭取到福利院南側的一塊拆遷地,并說服萬地集團再次出資續捐擴建,2023年二期工程康教中心落成。同年她帶領團隊與浙江康復醫院深度合作,掛牌成立浙江民政康復指導中心浙西南康復中心,讓山區孩子共享省級醫療資源。
作為一名特教老師,樓雅佳立志打造“沒有圍墻的兒童福利院”,為浙西南革命老區的特殊兒童謀幸福。她“開門辦院”轉型發展的經驗做法多次在全國會上進行發言交流,并受邀到多省傳經送寶。近期,由樓雅佳作為第一起草人的《社區殘障兒童康教融合服務規范》國家標準成功立項,為建設共同富裕美好社會的山區樣板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