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專欄 >> 重要專題 >> 麗水數字化改革 >> 麗水數字化改革動態
書寫山區城鄉供水一體化“麗水答卷”
發布時間:2025-04-23 10:32瀏覽次數: 信息來源: 麗水日報

農村供水,事關“國之大者”。

昨日,農村供水“3+1”標準化建設和管護現場推進會在我市召開。來自全國的水利干部、行業專家一路走、一路看,實地考察我市農村供水的創新做法和探索實踐。

山高路遠的遂昌縣三仁畬族鄉排前村,后山的溪溝多年來一直是當地人的水源。

如今,離這條溪溝不到2公里的地方,一座嶄新的現代供水站,正源源不斷地保障周邊800多人口的用水需求。

2023年,省政府啟動單村水站改造提升行動,遂昌作為全省試點縣先行先試。目前,全縣有單村水站191座,排前村水站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保障正常供水,是排前村水站的重要功能。為此,水站在2個水源同時取水的基礎上,又在水站下游設置了一處集水井,作為水站的應急備用水源。

在去年秋冬季枯水期連續90多天無有效降雨的情況下,排前村周邊群眾每天都能照常喝上水。

不僅要“有水喝”,還要“喝好水”。為了讓群眾在任何時段都能喝上好水,排前村水站建成“一體化+膜處理”的組合式凈水設備,確保水質常年穩定達標。

排前村水站還通過安裝監測感知設備,實現遠程智能監控、智慧管理;與氣象觀測站結合建設,在外觀設計上充分融入本地元素,更是入選全省單村水站典型設計案例,為美麗鄉村建設增光添彩。

特色鮮明的排前村水站,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水利廳農村飲水安全中心主任杰恩斯·馬坦感觸頗深:“浙江在單村供水方面做得非常好,設計標準高,建設標準高,雨情防護防衛尤其是自動化預警做得很好。”

杰恩斯·馬坦表示,未來他們將借鑒浙江的先進做法,推動農村供水工作向更高質量發展。

湖清、水碧、山秀、林茂……走在仙俠湖畔,清新的空氣、美麗的生態,讓與會嘉賓連連稱贊。

得益于優異的水生態環境,近年來,遂昌縣大力培育發展科創、文創、農創產業,以及鄉村旅游、運動康養等服務業,并在湖山鄉引進了阿里云、網易等一批科技龍頭企業,開發建成了地心溫泉等特色旅游設施和10多家高端民宿。

日益增多的數字游民和外來游客,對湖山鄉農村供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為遂昌縣14座鄉鎮集中式供水水廠之一的湖山水廠,每日供水規模達1500噸,覆蓋鄉鎮所在地并延伸至周邊6個村莊,供水人口7000多人,為實現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提供了可靠的供水保障。

同時,湖山水廠還是遂昌縣農村供水縣級統管1小時響應的片區調度服務中心,承擔片區范圍內4座鄉鎮水廠、2座聯村水站和38座單村水站的供水運維物資存儲及調度、應急搶修、水質監測、問題處置、供水巡查等職責。

“麗水的農村供水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苯魇∷麖d農村水利處處長蘇立群說,建管結合的“1314”機制,讓麗水農村供水保障水平有了質的飛躍,“這樣的好經驗,我們一定要帶回去?!?/p>

走進松陽縣農村供水智慧管控平臺,一個集實時監控、預警預測、日常巡查、維修養護、供水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數字化運行管理平臺,展現在嘉賓眼前。

松陽是典型的山區縣,全縣農村供水工程覆蓋105個行政村,供水管理模式面臨監管、調度、服務“三個難”。為此,在健全縣農村供水體系基礎上,松陽縣建設了農村供水智慧管控平臺。

在現場,平臺實時顯示了安聯溪水廠的水源監測畫面。進入數字水廠,還能看到水廠實時監控畫面和設備運行情況、水質水量監測數據等,實現線上可視巡查。

“平臺能對巡查上報、群眾投訴的問題,通過遠程調控、派發工單、上報協調三種方式進行處置?!爆F場管理人員介紹,平臺投入運行以來,極大提高了物資補給、應急搶修、水質檢測等服務效率,實現了供水穩定性、群眾反映、管護效果“三個好”。

看著實時監測水站的農村供水“智慧大腦”,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二級巡視員、農村供水處處長張學進表示,松陽農村供水的數字化管理,十分符合水利部農村供水“3+1”標準化建設和管控模式要求。

“智慧平臺實現了縣、鎮、村三級聯動,為水源、水質、供水集約化、規范化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借鑒?!贝筮B市水務局供水管理處處長于祥紅說。

各具特點的3個現場考察點位,是麗水農村供水發展的生動縮影。近年來,我市久久為功推進農村供水保障提升,截至目前已建設并投入各類農村供水設施3229處,其中規?;畯S29座,單村水站3200座,累計提升供水達標人口超100萬人,農村規?;┧丝诟采w率達65%以上。

一村不落、一人不少,城鄉同質飲水。我市以全面構建從“源頭”到“龍頭”的農村供水保障體系,書寫山區城鄉供水一體化“麗水答卷”。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