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級部門專欄 >> 市關工委 >> 品牌工作
【浙麗關愛】深化“浙麗關愛”品牌建設強化青少年關愛幫扶工作
時間:2025-03-31 09:51 瀏覽次數: 信息來源: 關工委辦公室

近年來,麗水市關工委始終把助學助困作為關工委系統為廣大青少年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的重要抓手,持續擦亮“浙麗關愛”助學品牌。2024年,全市關工委系統共籌集助學資金和愛心物資2061萬元,較上年增加506萬元,受助學生1.76萬人。三年來連續跨越1000萬元、1500萬元、2000萬元三個大臺階。

一是市外借力。聚焦市外愛心力量助力浙西南革命老區助學幫困工作,通過上門走訪、情感溝通、新聞宣傳等方式積極爭取、對接市外基金會、新聞媒體、愛心人士,引導愛心力量關心關注關愛麗水山區貧困學生。如錢江晚報、都市快報、南湖晚報等省內主流媒體持續多年在麗開展貧困大學生的勵志故事宣傳和圓夢助學工作,僅2024年就結對幫扶284名大學新生,資助金額307.5萬元。與省關心下一代基金會、省婦女兒童基金會、省陽光基金會等公益組織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多年來連續在麗水開展“溫暖來敲門”“圓夢助學”“情暖”系列等助學活動。引導愛心人士開展對麗水學子助學活動,如杭州吳永昌愛心團隊13年來在我市資助學生5174人次,資助總金額592.24萬元;寧波亞德客國際集團與市關心下一代公益基本會合作,今后5年計劃捐資助學1200多萬元。

二是市域聚力。從2023年開始,麗水市關工委聯合市新聞傳媒中心,創設市域關愛青少年慈善品牌——“處州青荷”,包括“助你上大學”“圓你微心愿”“帶你看世界”等系列子活動,旨在通過新聞媒體的作用發動社會愛心力量,在全社會營造關心關愛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兩年來,通過在《麗水日報》開設“處州青荷·助你上大學”活動專欄,宣傳報道勵志貧困大學新生故事,發動社會愛心力量,共結對幫扶96位家庭困難學生,籌集愛心結對資金149.1萬元。通過聯合獅子會、俠姐工作室、大眾社工等社會公益組織,為青少年開展微心愿、紅色研學、暑期陪伴等活動,在學業失教、生活失助、親情失落、心理失衡等問題上,守護青少年健康成長。

三、文化增力。針對青少年精神文化產品供給相對不足的實際情況,2023年,麗水市關工委聯合團市委、麗水大劇院啟動“浙麗關愛·藝海生輝”活動,持續開展向麗水新居民子女,困境、留守學生贈送麗水大劇院文藝演出門票。兩年來,免費向麗水10所中小學、社區、福利院及企業發放門票6000余張,價值100多萬元,組織開展公益演出15場次,受到了學校、學生、家長的普遍歡迎和肯定。自2023年開始,在全市范圍內啟動“麗水市關心下一代名師工作室”的推薦選樹工作,按照有名師、有傳承、有場地、有隊伍、有活動的“五有”要求,首批在大中小院校篩選命名了9家以弘揚、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為重點、以服務教育青少年為主要方向的品牌工作室,通過“名師帶團隊,團隊育學生”的模式,有效帶動和激發校園文化傳承發展氛圍,引導青少年傳承先進文化,發展先進文化,培育文化自信。

四、援建助力。充分發揮職能優勢,主動融入黨委政府中心工作,通過導入市外公益組織資源等方式,赴麗水對口支援地區開展助學工作。三年來共為新疆新和、四川古藺兩個對口支援縣籌集助學資金和物資249萬元。該活動自2022年下半年開始,市關工委聯合市新聞傳媒中心、省婦兒基金會開展“浙麗關愛·情暖新和”、“我為新疆孩子織圍巾”等系列助學活動,為新和縣貧困學生捐贈助學資金和愛心物資共計價值78萬元。2024年6月、8月,先后兩批次組織開展援川、援疆助學活動,通過聯合省婦兒基金會、中國青年發展基金會、綠洲眼鏡公司,開展“香樟助學”、“快樂的小腳丫”、捐贈體育器材、近視眼鏡等項目,籌集助學金和愛心物資170余萬元。

五、基金發力。麗水市關心下一代公益基金會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公益性的社會組織,2024年被評為4A級社會組織。基金會成立以來,在青少年思政教育、幫困助學、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資金支撐作用。市關工委借助基金會換屆之機,推進基金會系列改革和優化工作。一是擴展基金會業務范圍,將原有的單一助學模式轉向青少年全周期的關心關愛;二是將基金會從非公募轉為公募,擴大籌資渠道,并增設理事會人數,從原來6人增加到25人;三是積極開展社會籌資。4月份以來,全系統動員籌集愛心基金,王小榮主任親自帶隊,深入9縣(市、區)企業走訪聯系、座談交流,爭取企業家對關工委工作的認同和支持。9月份的換屆大會上,理事會成員、合作單位共向基金會捐贈款物2858萬元。

(轉載自《今日麗水》2025年第2期)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