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精神,在清明節來臨之際,龍泉市關工委聯合有關部門組織全市16所中小學校前往革命烈士陵園開展“追憶紅色歷史˙爭做時代新人”清明祭英烈主題活動。
活動通過沉浸式紅色教育、革命歷史講述、集體宣誓等環節,激勵青少年銘記先烈功勛、傳承紅色基因,并邀“五老”人員代表全程參與,以“銀發力量”賦能青少年成長。
下午,活動在嘹亮的少先隊出旗曲中拉開帷幕。龍泉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四年級全體師生整齊列隊,面向革命烈士紀念碑肅立默哀,表達對英雄先烈的深切悼念。隨后,少先隊員代表向烈士紀念碑敬獻花圈,用鮮花寄托哀思、用行動傳承使命。
“從1931年,方志敏率領的紅十軍途徑龍泉西北,播下革命‘火種’,到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在龍泉寶溪鄉溪頭村打響入浙第一戰,龍泉人民的心中便深埋下了‘浙西南革命精神’的種子……”77歲的老黨員盧書田用樸實的語言講述了在龍泉這片紅色熱土上發生過的革命故事,每一個故事都飽含深情、震撼人心。講到動情處,他幾度哽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烈士用生命換來的,你們要永遠銘記!”學生們凝神傾聽,現場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
在革命烈士紀念館內,一件件珍貴文物、一幅幅歷史照片,生動再現了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參觀結束后,學生們在“致先烈的一封信”寄語墻上鄭重寫下心聲?!靶聲r代的‘長征路’上,我們定不負所托”“您用生命換來春天,我們會讓這春天永遠燦爛”……稚嫩筆跡與滄桑歷史碰撞出熾熱火花,真摯的話語傳遞著新時代青少年的責任與擔當。
龍泉市關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通過“沉浸參觀+口述歷史+互動書寫”的創新形式,特別是發揮老同志“史料講解員”和“精神引路人”的雙重作用,讓紅色教育真正入腦入心。市關工委將持續深化紅色育人實踐、創新教育形式,讓英烈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