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首批高配智能化山地鋼架楊梅大棚在縉云大源鎮開工建設,該項目是大源鎮于2024年成功申報的省級農業“雙強”項目(縉云縣三本楊梅農藝農機融合試驗基地項目),項目總投資為800萬元。
該項目為省山地連棟鋼架大棚團體標準發布后,全省首批高配智能化山地鋼架楊梅大棚。未來將在大源鎮建設楊梅農藝農機融合試驗基地500畝,內含智能化山地連棟鋼架種植大棚50畝,大棚操作道、大棚肥水一體化系統、大棚自動彌霧噴藥系統,并配備植保無人機、開溝施肥機、枝條粉碎機等最新機械,以及數字化信息管理平臺,從而實現智能監測等。
大源鎮位于縉云縣東部山區,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非常適合楊梅的生長,楊梅也是當地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但與其他地區相比,大源鎮海拔較高,晝夜溫差大,楊梅生長周期長,因此上市時間較晚,往往6月中旬才進入采摘期。
“智能化鋼架大棚楊梅通過恒溫精細化管育,可以避開梅雨季節雨水,在有效提高楊梅質量的同時,還能夠實現提早20天上市?!贝笤存傁嚓P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建成后,通過精細化管理,坐果率可提高至90%,單顆楊梅重量可從原來的20克提高到35克以上。2026年穩定投產后,預計商品果率可從原來50%左右提高至85%以上,優質果率可從20%左右提高至50%以上,產值提高150%左右。
多年來,大源鎮通過不斷實踐楊梅栽培技術,完善種植設施設備,有效推動當地楊梅產業高質量發展。該項目建成后,預計為該區塊帶來200萬元產值,固定年增長10%左右,較項目實施前,每畝地的利潤預計提高5萬元。同時為群眾在家門口拓寬季節性就業渠道,預計每人每年增收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