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
近日,慶元縣89歲的吳大爺,早晨散步時發現路邊有幾個蘑菇長得很是漂亮,于是將它們摘下帶回家燒。
午飯吃過野生蘑菇后不久,吳大爺開始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起初吳大爺并沒有太在意,但隨著不適癥狀逐漸加重,當天晚上被家人送到慶元縣人民醫院急診科就診。經過3天的護胃、保護肝功能等對癥治療,吳大爺已好轉出院。
近期,慶元縣人民醫院急診科已陸續收治了20余名因誤食野生蘑菇中毒的患者。醫生提醒,許多有毒蘑菇與可食用品種外觀極為相似,僅憑肉眼難以區分,一旦誤食,將導致身體損害甚至有生命危險。
野生蘑菇不要采!不要吃!
在麗水,夏秋季常見的毒蘑菇主要有日本紅菇、大青褶傘、亞稀褶紅菇、臭黃菇等。亞稀褶紅菇,與“火炭菌”等其他可食蘑菇形態相似,極容易被誤以為可食,然而,一旦誤食,亞稀褶紅菇的毒素會導致人體橫紋肌溶解,導致心、腎功能損傷,搶救不及時甚至導致死亡。 日本紅菇、大青褶傘、臭黃菇色澤鮮嫩,往往讓人誤以為是可食用的美味,但其毒性同樣不容小覷,誤食后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中毒癥狀,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 更為嚴重的是,這些毒蘑菇的外觀與一些可食用的蘑菇極為相似,如日本紅菇與某些白色食用菌“火炭菌”長相相似;大青褶傘與高大環柄菇除了菌柄外,傘蓋和菌環極其相似,這使得人們在采摘時很容易產生誤判。 甚至一些可食蘑菇,也經常出現中毒病例,蘭茂牛肝菌是麗水慶元、景寧等地一種常見牛肝菌,味道鮮美,但每年都有不少人發生中毒,進食多者會導致嚴重嘔吐、腹瀉。 在這個溫暖濕潤的季節,毒蘑菇生長迅猛,人們更容易在野外房前屋后或市場上接觸到這些潛在的健康殺手。 那么,面對這些毒蘑菇,我們應該如何防范呢?首先,我們要增強對毒蘑菇的認識。在麗水地區進行戶外活動時,切勿隨意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尤其是那些看似漂亮但未知的蘑菇,了解毒蘑菇的形態特征、生長環境和毒性特點,是避免誤食的關鍵。其次購買蘑菇時,應選擇正規市場或商家,特別是在沒有專業知識和經驗的情況下,應確保所購買的蘑菇來源可靠。 如果懷疑自己誤食了毒蘑菇,應立即就醫,并告知醫生所食蘑菇的種類或外形特征和數量,最好是有實物照片,以便醫生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在等待救治期間,可以嘗試大量飲用溫開水或稀鹽水,并進行催吐,以減少毒素的吸收。但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已陷入昏迷的患者,應避免強行灌水,防止窒息,同時為患者加蓋毛毯保暖。
(有些蘑菇圖片未能全部上傳,具體可見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4-k5SFlX_rGtoMVwO6Waww)
再次提醒
不采、不買、不食用
來源不明的野生蘑菇
來源:麗水市疾控中心,慶元縣衛生健康局,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