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
科技創新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
為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深化科技成果轉化 “浙麗轉”模式,強化科技創新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加快實現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助力浙西南革命老區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區建設,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聚焦產業高質量發展目標,每個縣域以一條產業鏈為切入點,突破一批核心技術、搭建一批科創平臺、培育一批科技企業, 促進一批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到 2026 年,特色產業鏈產值年均增幅達到 10%以上、企業利潤和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幅達到 15%以上,科技創新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撐能力明顯增強。到 2028 年,全市實現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數、省級以上科創平臺數、高新技術產業投資額、省市縣三級核心技術攻關項目數、省級以上重點人才數“五倍增”形成科技創新驅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二、重點任務
(一)系統謀劃一個工作方案。各縣(市、區)要選擇的 1 條特色產業鏈,編制實施方案,通過方案實現 “資金、項目、人才、平臺”等科技創新資源圍繞產業發展精準配置,通過方案細化 “技術攻關、成果轉化、主體培育、平臺建設”等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加快探索出一條依靠科技創新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各縣(市、區)在 2024 年 3 月前完成方案編制。(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二)梳理一批產業鏈技術需求。各縣(市、 區)要圍繞一條產業鏈,依托大院名校、技術轉移機構、實體化研究院等,征集企業亟需解決的技術難題,形成技術需求清單。到 2024 年 4 月,各縣(市、區)完成產業鏈技術需求清單,梳理出 10 項以上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需求,完善創新思維導圖和產業鏈技術分析報告。(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三)實施一批技術攻關項目。要圍繞技術需求清單組織技術攻關。對共性技術需求,要設立縣級攻關專項,支持企業和大院名校組建聯合體共同攻關,共性技術攻關的成果要在區域內實行共享。對關鍵技術需求,要幫助企業將需求納入國家、省級項目指南,爭取列入國家重大項目、省“尖兵”“領雁”項目。對企業自主立項的技術攻關項目,給予研發后補助支持。2024 年,各縣圍繞產業鏈立項國家、省、市、縣項目數不少于 6 項。到 2026 年,累計立項國家、省、市、縣項目 15 項以上,取得標志性科技成果 2 項以上。(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四)推進一批科技成果轉化。各縣(市、 區)要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全流程服務,一是找準成果。指導企業從浙江省 “科技成果池”、市場化機構、高校院所提供的成果庫、專利庫中篩選符合條件的成果,建立專項科技成果庫。二是精準對接促成轉化。推廣科技成果 “先用后轉”試點政策,開展成果推介會、校企互訪等推介活動,促進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間精準對接,形成匹配清單和轉化清單。三是開展“雙百千萬 ·博士入企”專項行動。 選派產業鏈專家服務團,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青年人才入企、入鏈開展成果轉化。大力引進和培育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四是建立特色產業鏈 “麗水山創”重大科技成果常態化報送機制,形成涵蓋市內各高校院所、科研機構、行業協會、科技企業等主體的成果征集體系。2024 年,每條產業鏈設立專項科技成果庫 1 個,建立科技專員隊伍 1 支,入選市級以上 科技成果庫項目 1 個以上;到 2026 年,每年開展不少于 1 場成果推介專場活動。(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五)實施一批技術改造項目。要大力推進企業生產工藝、 生產裝備與技術層次同步改造提升,以技術攻關成果,提升制造過程的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大對企業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改造補助力度,支持企業建設數字化車間(智能化工廠),充分發揮龍頭示范引領作用,推動企業向高端智造轉變。2024 年,規上企業技術改造覆蓋率達到 85%; 2026 年,規上企業技術改造覆蓋率超過 90%。(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各縣〔市、區〕政 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六)提升一批產品質量。要支持企業運用技術攻關成果改進和提升產品可靠性、耐久性、先進性,形成一批引領產業發展的拳頭產品。支持企業牽頭和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切實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提升市場話語權。(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七)培育一批龍頭企業。一是要以梯次培育為抓手,實施科技企業 “雙倍增”行動,加快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加快實現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 企業、浙江省科技領軍企業、浙江省科技 “小巨人”企業的新突破。二是推動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協同創新,構建創新協同、產能共享、供應鏈互通的新型產業創新生態。到 2026 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年均增幅達到15%以上,科技領軍企業數量、科技“小巨人”企業數量累計達到 3 家、10 家以上。(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八)建設一批科創平臺。一是要支持企業研發機構建設,提升規上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二是要支持科創服務平臺建設。 著力提升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的檢驗檢測等能力。三是支持有條件的縣(市、區)建設專業化孵化器、探索設立概念驗證中心和中試小試基地,加快提升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 出臺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和評價指引,引導企業按照“有場地、有人員、有投入、有設備、有成果、有制度” 的標準,加快內部研發機構建設。 到 2024 年,實現產業鏈億元以上制造業企業無研發機構清零,5 千萬元以上制造業企業無研發活動清零,規上制造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 70%以上。到 2026 年,實現產業鏈 5 千萬元以上制造業企業無研發機構清零,規上制造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提升到 80%以上。(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經信局、各縣〔市、區〕政 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九)招引一批強鏈補鏈項目。要強化雙招雙引,圍繞產業發展需要大力招引高新技術產業項目和人才,提升產業技術水平,強鏈補鏈增添新動能。2024 年,開設 “綠谷精英·創新引領行動” 專場 1 場以上,引進產業鏈項目 2 項以上。到 2026 年,各縣(市、 區)累計新引進產業鏈項目 10 項以上。(責任單位:市雙招雙引辦、市科技局、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市、區)要按照工作任務要求, 組建工作專班和專家咨詢組,高質量編制實施方案,明確推進的時間表、線路圖,確保各項目標高質量實現。
(二)強化協同推進。麗水市 “ 1515 ”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 程工作專班統籌推進科技創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加強全過程跟蹤指導,定期對各縣(市、區)推進情況開展督查與評估。 各相關部門要根據工作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協調聯動,形成推 動全市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三)加大政策保障。各縣(市、 區)要出臺專項政策,在資金、用地、用能、環境容量等要素供給方面給予優先保障,匯聚創新引領發展的強大能量,努力在以科技創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更多標志性成果。
中共麗水市委人才科技工作領導小組科技工作辦公室
2024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