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務專題 >> 優化營商環境助企紓困 >> 穩經濟助紓困執行落實
麗水“浙里食安”最佳實踐項目:遂昌長粽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農增收
發布時間:2024-12-10 11:52瀏覽次數: 信息來源: 麗水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近年來,遂昌縣積極構建以長粽為核心,箬葉、粽文、粽旅等為延伸產業的山區“共富鏈條”,加快推動遂昌長粽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山區群眾就業增收。今年以來,全縣長粽訂單量突破650萬個,全產業鏈年產值達2.3億元,推動新增就業崗位400余個,促進3800余名農戶增收達7600萬元,人均增收2萬元,同比增長約10%。

一、強化政府引導推動,優化產業發展路徑

加強組織領導,設立縣級工作領導小組,以專班化推進??h市場監管局成立局長粽產業工作專班,建立定期分析研判機制,形成市場監管領域長粽產業發展意見建議。加大政策扶持,縣級層面配套出臺一系列扶持長粽全產業鏈發展的政策,在長粽生產加工、檢驗檢測、品牌打造等多方面予以政策補助。加速項目牽引,浙南箬葉市場、長粽共富綜合體、箬葉人工栽培基地等項目帶動,強化產業硬支撐。

二、強化企業培大育強,保障產業發展支撐

培育現代企業,通過招商引資、鄉賢回歸、合作社轉企等方式,引育現代生產企業,打造標準化生產車間。目前,遂昌縣已擁有5家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長粽生產企業,其中1家為市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打造鏈式工坊,建立長粽、箬葉共富工坊,推動農戶在家門口就業的同時,聚焦共富工坊從業人員、周邊群眾等關鍵人群,積極培育長粽制作技能人才隊伍。拓展增收模式,探索“企業+工坊+農戶”村企合作共富新模式和“線上線下營銷+門店直賣分銷+節會節慶展銷”的銷售體系,讓老百姓和企業共享全產業鏈“紅利”。同時以“非遺+旅游”“非遺+美食”模式培育長粽生產文化村,實現豐富商業模式與傳統文化傳承雙贏。

三、強化增值服務供給,提升產業發展質量

質量管控賦力,開展企業整改提升和作坊整治提升行動,推動“陽光工廠”“浙食鏈”等數字化運用,充分發揮食品抽檢監測“探頭”作用,有效防范化解風險隱患問題。標準品牌賦能,開展箬葉產業標準體系和箬葉市級標準化項目建設,建設推廣“遂箬”區域品牌和申報“遂昌長粽”集體商標,進一步擴大品牌知名度。放心消費賦效,開展長粽企業放心消費建設,培育長粽綠色直播間,加強投訴舉報處置指導,“一對一”制定規范經營意見書,精準幫扶指導企業解決問題、規避風險。

四、強化人才隊伍培養,厚植產業發展動能

提升隊伍素質,相關部門協同組織開展長粽制作工培訓、產業標準化培訓、應對職業式投訴培訓等,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培育“長粽師傅”,開展“非遺”傳承長粽制作技能培訓班等系列培訓活動,為長粽制作傳承人提升技能藝能搭建平臺,讓長粽制作傳統手藝者站上“C位”。設立實訓基地,以“長粽非遺工坊+鄉鎮成人技校”模式加強傳承人群培育,在長粽非遺工坊、長粽生產企業等地設立長粽制作實訓就業基地,為產業發展注入動能。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