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
一、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
1.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高質量前提下能快則快。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
2.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
3.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3%。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
4.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利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廣旅體局、市衛生健康委(除標注“分別牽頭”外,列第一位為牽頭或匯總單位,下同)
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外貿出口增長5%。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6.城鄉居民收入增速保持全省領先、農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鎮居民。
責任單位:市人力社保局、市農業農村局分別牽頭
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8.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以內。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
9.城鎮新增就業、節能減排降碳完成省定任務。
責任單位:市人力社保局、市發改委分別牽頭
二、重點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全力以赴拼經濟穩增長促發展。
10.實施招商引資“百千”行動,每年招引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100個,帶動未來五年制造業投資1000億元以上。
責任單位:市雙招雙引辦、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11.緊盯“中字頭、國字號、500強”推動招大引強再上新高,力爭引進20億級項目不少于12個、50億級項目不少于2個,努力實現百億級重大產業項目接二連三再突破,蓮青縉松遂龍要在50億級、云慶景要在20億級項目招引上取得突破。
責任單位:市雙招雙引辦、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12.圍繞產業鏈聚合創新鏈、構建人才鏈、重塑招商鏈,引進產業鏈項目100個以上。
責任單位:市雙招雙引辦、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委組織部(市委人才辦)、各駐外招引中心,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13.與專業招商機構、投資公司、咨詢公司等廣泛開展合作,探索中介招商,繼續推進“飛地招商”,鼓勵行業協會、在外商會、廣大鄉賢發揮優勢抓招商,打造更有戰斗力的駐外招商“橋頭堡”。
責任單位:市雙招雙引辦、市工商聯、市科技局、市僑聯、市臺辦、市外辦、市國資委,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14.持續抓好“一把手”五親招商,優化招商賽馬晾曬比拼機制,把“人人都是招商員”和“全市一盤棋”工作理念落實到全年任務上、傳導到責任鏈條上。
責任單位:市雙招雙引辦、市直相關單位,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15.做實“雙招雙引”主題基金,更好發揮政府產業基金引導作用,助力招強引優蓄動能。
責任單位:市雙招雙引辦、市財政局
16.動態完善市域統籌招商項目信息庫,實行簽約項目盯引落地清單制度,健全落地項目達產達效評估機制。
責任單位:市雙招雙引辦、市經信局
17.著眼提高招商引資“含智量”和招才引智“含金量”,以產業為基進一步打通“雙招雙引”考核體系,探索人才訂單式、一站式、團隊式引進。
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委人才辦)、市“雙招雙引”辦、市人力社保局
18.深入推進“綠谷”系列人才引育計劃。
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委人才辦)、市科技局、市人力社保局、市教育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委宣傳部、市經信局、市民政局、市科協
19.深化“智匯麗水·發展同行”系列引才活動。
責任單位:市人力社保局
20.深入實施技能人才共富能力提升、技工教育提質增量、“技工院校聯百企”三大行動,開展“金藍領”、“農三師”、職業教育等共同富裕能力提升培訓14萬人次以上,新增技能人才2萬人。
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委人才辦)、市人力社保局、市教育局、市農業農村局
21.實施擴大有效投資“百千”行動,精準對接全省擴大有效投資“千項萬億”工程,每年滾動推進建設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100個,帶動有效投資1000億元以上。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利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廣旅體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國資委、市金融辦、市林業局、人行麗水中心支行
22.確保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5%以上,水利、能源等結構性投資指標增速快于面上投資增速。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市水利局、市發改委分別牽頭
23.完善項目全過程管理機制,市縣統籌安排6億元以上做實做細政府投資重大項目前期,扎實抓好400個年度重點建設項目。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統計局
24.狠抓要素保障深度破題,爭取更多專項債券項目、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項目,爭取更多上級用地保障指標,爭取市域能耗統籌試點,集中優勢要素保重點,決不能因為要素保障不力影響重大項目推進。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局分別牽頭,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25.努力為重大項目建設提供個性化、保姆式服務,加強多跨協同、專班運作、集成攻堅,確保新建項目一季度開工率達30%、二季度達60%、三季度達85%。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統計局
26.著眼補齊短板弱項、凸顯自身優勢,更高水平組鏈成群,加快打造“浙南硅谷”,加速晶睿電子、同創特材等特色半導體產業鏈重點項目達產達效。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委組織部(市委人才辦),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27.著眼轉型升級與規模擴大并重,高起點導入精密制造新產業新業態,爭創龍泉汽車空調、麗水開發區滾動功能部件省級“新星”產業群。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雙招雙引辦,龍泉市、青田縣、縉云縣、遂昌縣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28.著眼打造浙江現代中醫藥大健康產業新高地、長三角中醫藥康養目的地、全國植物提取科創高地,啟動實施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發展三年行動,重點加快麗水開發區健康醫藥產業園、蓮都美麗健康產業園、慶元生物科技產業園、龍泉靈芝產業園、遂昌石練健康產業園等一批園區建設,抓二產帶一產促三產,推動靈芝、三葉青、黃精、鐵皮石斛等“處州本草麗九味”全鏈條融合發展。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科技局、市林業局、市醫保局、市文廣旅體局、市雙招雙引辦,蓮都區、慶元縣、龍泉市、遂昌縣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29.著眼提質發展,以麗水開發區時尚產業、青田休閑鞋服、慶元竹木家居等為重點,打造時尚產業生態圈。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市場監管局、市農業農村局,青田縣、云和縣、慶元縣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30.把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作為彎道超車、換道超車的重點,用好“三園一基地”、“天工之城”等平臺,持續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確保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2%以上。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發改委、市雙招雙引辦、市科技局,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31.深入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行動,建成木玩、劍瓷、鋼鐵產業大腦,規上企業智能化技術改造覆蓋面達70%以上。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發改委、市雙招雙引辦、市科技局,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32.積極引育元宇宙、智慧交通、新型儲能、區塊鏈等未來產業,爭創青田省級元宇宙產業發展縣域試點,抓好松陽省級智慧交通產業發展試點。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發改委、市雙招雙引辦、市科技局、市交通運輸局,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33.我們要以鏈長制為主抓手抓好產業培育,持續推進生態工業發展倍增行動,加快實現千億級產業平臺、千億級產業集群、千億級工業強縣零突破。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雙招雙引辦,縉云縣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34.實施農業主導產業發展行動,建立農業全產業鏈“鏈長制”,跨縣統籌培育茶葉、食用菌等6條農業全產業鏈。
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35.加快推進霧耕產業基地、領源現代農業示范園等農業重大項目。
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36.“一縣一品”培育縉云茭白、慶元甜桔柚、云和雪梨、遂昌長粽等“麗水山耕”拳頭產品,加快構建“市域全品+縣域單品+企業精品”協同發展格局。
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37.以甌江山水詩路為紐帶推進文旅深度融合,轉化山水優勢構建“麗水山景”旅游服務體系、提升“麗水山居”示范項目。
責任單位:市文廣旅體局
38.力爭云和梯田成功創5A。
責任單位:市文廣旅體局,云和縣政府
39.加快創建麗水甌江風情、景寧畬族風情國家旅游度假區,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生態旅游目的地和中國山地休閑度假目的地。
責任單位:蓮都區政府、景寧縣政府分別牽頭,市文廣旅體局
40.加快培育數字影像、劍瓷、石雕、木玩、文體用品五大百億文化產業集群,文化產業增速保持全省前列。
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旅體局、各縣(市、區)政府
41. 深入推進林業振興,以國家儲備林項目投融資撬動金融、社會資本“上山入林”,實施森林康養發展專項行動和高效筍竹、木本糧油、珍貴樹種與大徑材“接二連三”專項行動,全鏈融合打造百億現代林業產業集群。
責任單位:市林業局
42.大力發展水經濟,市縣聯動實施共富水網、健康水業、綠色水電、幸福水旅、產業平臺“五個百億工程”。
責任單位:市水利局、市發改委、市文廣旅體局、市體育發展服務中心、市城投公司、市文旅公司
43.進一步打造“麗水山泉”優質飲用水品牌,讓更多人一想喝水就想喝“麗水山泉”,一喝“麗水山泉”就能夠想到“秀山麗水”。
責任單位:市城投公司
44.高水平建設中國(麗水)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改革試驗區。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自貿區聯動創新區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45.高水平建設浙江自貿區麗水聯動創新區。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自貿區聯動創新區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46.積極申報綜合保稅區。
責任單位:麗水開發區管委會、市商務局,市自貿區聯動創新區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47.開展萬宗產品銷全球行動,推進“店開全球”計劃,實施“百名全球商貿大使、百個全球貿易基地”培育工程,邀請千名采購商、千名投資商來麗水商務考察,組織國際貿易對接活動20場以上、企業參加境內外國際性展會300家次以上,助力企業“走出去”拓市場、搶訂單。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48.以外貿保穩提質帶動產業轉型升級,深化中德麗水、縉云國際產業合作園建設。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縉云縣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49.組織百場活力消費促內需、“暢鏈助企拓市場”活動,精準發放消費券2億元以上,拉動消費超百億。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經信局,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50.推動世界紅酒中心、全國咖啡集散中心建設。
責任單位:青田縣政府,市商務局
51.打造2個百億級電商產業,新增3個省級縣域商業體系試點,積極培育“處州萬象宴”等特色消費品牌。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二)全力以赴保民生優服務促共富。
52.用好全國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現場會成果,堅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機銜接,著力構建“紅綠金”融合協調發展新格局。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委宣傳部、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廣旅體局
53.全鏈條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推動農民收入跨越3萬元大關。
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54.開展“擴中”“提低”行動,落實開發式扶持舉措,讓更多勞動者通過自我發展實現穩定增收、進入中等收入群體。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殘聯,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領導小組其他成員單位
55.深入謀劃城鄉居民增收新變量,盤活農村資源要素激發財產性收入潛力,創新“租金+薪金+分紅”利益聯結機制,在提高收入水平、縮小收入差距上加快形成麗水示范。
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56.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新建“共富驛站”610個、“共富工坊”150個,新增流動供銷致富車山區服務線路25條。
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郵政管理局、市供銷社分別牽頭,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57.繪就“大搬快聚”共富新圖景,做好搬后富民安居后半篇文章,完成新搬遷3萬人。
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58.深入推進共同富?,F代化基本單元建設,新增未來社區3個、創建未來鄉村15個。
責任單位:市建設局、市農業農村局分別牽頭,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59.實施“紅耀綠谷、強基共富”工程,落實“一縣一團、一村一組、一戶一策”新型幫共體制度。
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發改委、市農業農村局
60.深化“共富123”行動鄉鎮試點。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委組織部、市農業農村局
61.推動強村公司高質量發展,確保村集體經濟年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行政村達到360個。
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發改委
62.圍繞抓好就業民生之本,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完善靈活就業綜合保障體系,提升“麗創薈”創業服務品牌影響力,積極推動創業帶動就業,確保就業創業規模持續擴大。
責任單位:市人力社保局
63.統籌發布工作崗位3萬個,新增創業擔保貸款1億元,實現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幫扶全覆蓋。
責任單位:市人力社保局
64.圍繞抓好社保民生之要,著力構建共富型大社保體系,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持續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
責任單位:市人力社保局
65.強化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功能,推進“浙里惠民?!痹鲈O長期護理責任。
責任單位:市醫保局、市衛生健康委
66.實施村衛生室智慧醫?;ヂ摶ネǜ采w工程。
責任單位:市府辦、市醫保局、市衛生健康委
67.加強住房保障,堅持“房住不炒”,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保障性租賃住房籌集力度,扎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
責任單位:市建設局
68.推動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
責任單位:市民政局
69.圍繞抓好健康民生之基,加快建設高品質健康麗水,深入實施“健康60”行動,創成省級健康促進縣3個。
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各縣(市、區)政府
70.推進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攻堅,推動“221”高水平市級醫院建設,實施縣級公立醫院等級“登攀”工程,推動縉云、青田縣級醫院申報創建三級醫院。
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各縣(市、區)政府
71.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為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重點村衛生室增配醫療設施,新增一體化健康小站100臺以上,新改擴建規范化村級醫療機構40家,努力讓群眾看大病重病少出市、一般疾病不出縣、日常小病不出村。
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各縣(市、區)政府
72.扎實推進全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重點聯系城市試點,落實《麗水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著力破解山區農村養老難題。
責任單位:市民政局
73.深入實施“浙麗長壽·山區頤養”廳市合作專項行動,打造鄉鎮(街道)康養聯合體100個,建設示范型城市社區銀發助餐點20個。
責任單位:市民政局
74.建成養老機構“陽光廚房”25家。
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75.推進新、舊住宅小區居家養老服務用房按標準配建
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建設局、市自然資源局
76.全面推進老年健康專項行動,創建老年友好型衛生健康服務環境,推動各級中醫醫院發揮中醫優勢參與老年疾病預防、治療和康復。
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77.新增認知障礙照護專區床位300張。
責任單位:市民政局
78.落實生育支持政策,新增托育機構4個、普惠性嬰幼兒托位300個,構建全周期善育服務鏈。
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79.關愛農村留守兒童。
責任單位:市民政局
80.康復援助孤獨癥兒童300人。
責任單位:市殘聯
81.平臺為青年重塑,聯動建設“青年麗水”科創園、青年人才創業孵化基地,打造青年創新創業服務綜合體,構建“創業園+孵化基地+導師”青年創業孵化體系,支持青年鄉村創業項目100個。
責任單位:團市委、市數發公司、市經信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人力社保局,蓮都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82.實施大學生留麗計劃,推進產教融合、校區合作,打造“專業—就業—產業”最短通道,力爭在麗高校畢業生留麗率達到33%。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人力社保局
83.政策向青年傾斜,推出“青創貸”、“電商貸”等更多符合青年實際需求的普惠性金融產品,青年人才入選市重點人才工程比例不低于50%。
責任單位:團市委、市金融辦、麗水銀保監分局、人行麗水市中心支行、市委組織部(市委人才辦)
84.環境為青年營造,推動構建青年發展型城市視覺形象系統,建設十大潮玩基地、百家青年名店,打造“青創市集”主題街區。
責任單位:團市委、市委宣傳部、市商務局、市數發公司
85.建設一批“拎包入住”青年公寓。
責任單位:市建設局、團市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城投公司
86.建設一批服務來麗求職青年的青年人才驛站。
責任單位:市人力社保局、團市委、市財政局
87.關注青年交友交流等各類公共服務需求,最大限度集聚“麗水發展合伙人”。
責任單位:團市委、市人力社保局
(三)奮力提升內生發展驅動力。
88.堅定“強市必先強教,育人必先興學”的信念,增強“山區也能辦好教育”的信心,全面實施教育躍階攀高行動。突出質量導向抓基礎教育,加快推進教育項目“雙百億”工程,新增學位1.48萬個。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
89.狠抓義務教育優質均衡,鼓勵城區優質學校集團化辦學,確保符合條件的義務教育段隨遷子女100%在家長常住地入學。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
90.優化學前教育資源供給,進一步提高公辦園在園幼兒比例。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
91.突出應用導向抓高等教育,支持麗水學院加快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麗水職業技術學院專業升本和“中高本企”一體化改革先行,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
92.深入實施“來浙麗、育新人”綠谷名教師引育工程,招引教師中研究生占比達30%,正高級教師等名優教師比例提高到全省平均水平。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委組織部(市委人才辦)
93.力爭科技企業倍增提質計劃“十四五”目標提前完成,新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50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480家。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
94.聚焦主導產業“卡脖子”技術瓶頸,組織實施市級重點攻關項目20項以上,推薦申報“尖兵”、“領雁”攻關項目30項以上,力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零突破,全域推廣科技成果“先免費試用、后付費轉化”模式。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
95.實施“兩清零一提高”專項行動,逐步實現產值1億元以上制造業企業無研發活動清零,5億元以上制造業企業無研發機構清零,確保規上工業企業中開展研發活動企業比重達50%以上。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經信局
96.實施平臺提質“雙十”行動,集中優勢要素、優勢資源賦能產業發展。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商務局、市科技局,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97.持續落實“整合、轉型、賦能、開放、改制”十字方針,深入推進十大生態產業平臺“二次創業”行動。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98.培育“千億級規模、百億級稅收”高能級產業主平臺。
責任單位:麗水開發區管委會、市經信局、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局、市商務局、市金融辦
99.組織開展市級部門專項對接服務活動,強力助推麗水開發區加快向全國50強邁進。
責任單位:市府辦、市發改委、麗水開發區管委會、市經信局、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局、市商務局、市金融辦
100.加大旗幟性產業項目招商力度,強“芯”延“鏈”培育青田、縉云、遂昌等500億級產業平臺。
責任單位:市雙招雙引辦、市經信局,青田縣、縉云縣、遂昌縣政府
101.統籌打好布局優化、空間拓展、產業引育、騰籠換鳥組合拳,加快實現百億平臺縣(市、區)全覆蓋。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各縣(市、區)政府
102.實施十大科創開放平臺提能升級行動。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委組織部(市委人才辦),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103.加快打造浙西南科創中心,完成產業園主體工程建設,力爭實現國家級眾創空間零突破。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104. 爭取麗水高新區納入國家高新區創建名單。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縉云縣、蓮都區、遂昌縣、松陽縣政府
105. 著力推動上海張江生物醫藥科創飛地項目在麗實現產業化,推動杭州數字經濟科創飛地視覺AI、新能源智慧出行產業鏈加快成型,推動寧波智造科創飛地起好步。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經信局、市委組織部(市委人才辦),松陽縣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106. 統籌抓好杭電麗水研究院、中國藥科大學中醫藥科創發展中心、浙大蕭龍科創中心等創新平臺建設。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分別牽頭,市委組織部(市委人才辦)、龍泉市政府
107. 推動浙江(青田)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結出更多碩果,搶抓金麗溫開放大通道建設機遇,謀項目、暢通道、興產業、促發展。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商務局,青田縣政府
108. 啟動實施財稅固本強基行動。
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109. 分批次分行業建立高質量高成長企業培育清單,“一業一策”支持生物醫藥等優質稅源行業做大做強。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發改委、市雙招雙引辦、市金融辦、市稅務局
110. 深入推進新一輪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落實小微企業“六稅兩費”減免政策,加大普惠小微企業貸款投放,實現縣域小微企業園區專業運營機構全覆蓋,切實為小微企業打造更好成長空間。
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稅務局、人行麗水市中心支行、麗水銀保監分局、市經信局,各縣(市、區)政府
111. 打好企業梯度培育、上規上限增量攻堅組合拳,聯動實施“雛鷹”、“雄鷹”、“鳳凰”行動,大力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隱形冠軍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企業、上市企業,力爭新入選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60家以上,新增上市企業2家、省級以上“隱形冠軍”企業2家、規上企業115家。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金融辦、市發改委、市科技局
112. 實施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一攬子政策體系,壓縮一切不必要財政開支,整合資金18億元以上,實打實支持企業穩產保鏈、提質發展。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經信局
(四)奮力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
113. 以爭取設立百山祖國家公園為龍頭,建設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引領區,打造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典范。
責任單位:市林業局、市生態環境局分別牽頭
114. 發布生物多樣性指數,建設國家級生物多樣性綜合觀測站。
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115. 完成甌江山水工程中期評估。
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水利局、市林業局
116. 聚焦城鄉風貌提升、幸福河湖、未來鄉村等關聯載體,迭代升級大花園旗幟性工程,確保創成省大花園示范縣、耀眼明珠各2個,建設美麗林相65萬畝以上。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林業局分別牽頭,市建設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廣旅體局,各縣(市、區)政府
117. 完善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評價、預警、響應機制,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
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局、市建設局、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市治水辦,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118. 全域深化“污水零直排區”建設。
責任單位:市治水辦、市生態環境局、市建設局、市城投公司、市文旅公司,蓮都區、青田縣政府
119. 全域深化“無廢城市”建設。
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120. 突出抓好揚塵、秸稈焚燒、餐飲油煙等大氣污染源管控。
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建設局、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121. 扎實推進生態環保督察、長江經濟帶警示片、“保生態、護正氣”專項巡察反饋問題整改。
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發改委(市長江辦)、市自然資源局(市砂管辦)分別牽頭,市林業局、市財政局、市經信局、市公安局、市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利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應急管理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綜合執法局、市稅務局、市電業局、市大數據局、市行政服務中心、市農投公司,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122. 著眼增強高端要素、高端產業、高端功能集聚能力和人口承載能力,謀劃推進北城聯城路灣、開發區白巖四都、蓮都區碧湖白橋“三江口”協同發展區綜合開發,推進路灣大橋等基礎設施先行項目,統籌抓好白巖創智谷、白橋雙創園等重點項目。
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三江口”指揮部)、市發改委、市建設局、市財政局,麗水開發區管委會、蓮都區政府
123. 加快打造高鐵新城。
責任單位:市高鐵新城指揮部
124. 加快打造空港園區。
責任單位: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125. 實施城市基礎設施補短提升項目34個。
責任單位:市建設局、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局、市城投公司、市文旅公司、市交投公司
126. 開工建設創新金融中心一期。
責任單位:市交投公司、市創新金融中心一期項目指揮部、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局、市建設局、市水利局、市國動辦
127. 加快建設鮮花公園、科技公園、自然科普文化基地。
責任單位:市建設局、市科協分別牽頭,市城投公司
128. 加快推進海潮河老舊小區改造暨歷史街區改造項目。
責任單位:市建設局、市文旅公司
129. 申報城市更新省級試點片區(項目)2個。
責任單位:市建設局、各縣(市、區)政府
130. 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6個,新建改造城市口袋公園20個,全域推進城鄉無障礙環境建設。
責任單位:市建設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殘聯,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131. 迭代升級“小縣大城”戰略,實施縣城綜合承載能力提升項目58個。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建設局
132. 扎實推進縉云縣城新型城鎮化國家試點。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建設局,縉云縣政府
133. 加快推動壺鎮、溫溪、碧湖達到小城市培育標準。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建設局,縉云縣、青田縣、蓮都區政府
134. 以“千萬工程”實施20周年為新起點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全方位開展“十帶風情、百鎮景區、千村花園”示范創建,新增城鄉風貌樣板區4個以上,新建花園鄉村200個。
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建設局分別牽頭,各縣(市、區)政府
135. 健全“鐵公水空”統籌謀劃、協同推進機制,實行專班化運作、清單化管理、節點化攻堅,大干快上重大交通項目,力爭綜合交通投資增長30%以上。
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發改委、市鐵委辦、麗水機場指揮部、市交投公司、市文旅公司
136. 開工麗水機場跑道工程,完成航站樓主體工程建設。
責任單位:麗水機場指揮部
137. 全線開工衢麗鐵路二期,力爭杭麗鐵路完成可研審查、溫武吉鐵路完成工可批復、麗云寧鐵路納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深化金南鐵路研究。
責任單位:市鐵委辦
138. 開工義龍慶高速、528國道龍泉段、638國道景慶段,加快完成青文高速工可批復、合溫高速縉云段工可審查等重大項目前期。
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139. 實施“紅綠金”融合共富農村路創建三年行動,新改建農村公路370公里。
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市文廣旅體局
140. 實施“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與時俱進推進新時代華僑要素回流工程,大力推進人才回鄉、智力回歸、資金回流、企業回移、項目回遷。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華僑產業城指揮部、市僑聯、市發改委,青田縣政府
141. 加快落地華僑創業基金,積極布局海外華僑投資貿易平臺,切實做大華僑總部經濟,加快青田進口商品城、海外倉發展。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
142. 爭創華僑經濟雙循環發展試驗區。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
143. 用好世界麗水人大會、僑博會等平臺載體,既引消費又引外資,既重進口又重出口,既重三產更重二產,打造更多華僑經濟文化合作標志性成果。
責任單位:市委統戰部(市僑辦)、市發改委、市商務局、市僑聯,青田縣政府
144. 規范提升小超市、小賓館、小水電“三小”產業,促進麗水經濟與市外麗水人經濟融合發展。
責任單位:市人力社保局(市超市辦)、市市場監管局、市工商聯、市水利局分別牽頭,市商務局、市公安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消防救援支隊、人行麗水市中心支行、麗水銀保監分局、市數發公司、市工商聯、市電業局
145. 著力打造“問海借力”升級版,主動接軌國際市場通行規則,在擴大制度型開放上邁出實質性步伐。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發改委、市僑聯
146. 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以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山海協作、接軌上海和東西部協作等為抓手,以產業引育為重點推進合作共贏。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推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市革命老區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區領導小組、市山海協作領導小組、市對口工作領導小組其他成員單位,各縣(市、區)政府
147. 實施山海協作產業合作項目100個以上、到位資金100億元以上,建設山海協作鄉村振興示范點,深化拓展教育、醫療、文旅等領域合作。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山海協作領導小組其他成員單位
148. 進一步探索在深圳等地布局新的飛地、飛樓。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雙招雙引”辦、市委組織部(市委人才辦)
149. 塑造城市品牌,加快建設宜居之城、暢通之城、清潔之城、綠色之城、花園之城、書香之城。
責任單位:市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治堵辦)、市文廣旅體局分別牽頭,市綜合執法局、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局、市財政局
150. 化育城市精神氣質,以深入弘揚踐行浙西南革命精神為推動,守好“紅色根脈”,實施“德潤處州”行動,打造“誠信麗水”,深化文明典范城市創建。
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
151. 深耕城市文化,新建“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200個、城市書房15家、鄉村博物館22家、文化驛站8家、省級基層體育場地設施74個,爭創紅綠融合發展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
責任單位:市文廣旅體局、市體育發展中心分別牽頭
152. 爭創紅綠融合發展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
責任單位:市文廣旅體局
153. 擴大城市影響力,辦好“仙都黃帝祭典”、麗水攝影節、世界青瓷大會、中國畬鄉“三月三”、麗水馬拉松等大型活動。
責任單位:縉云縣政府、市委宣傳部、龍泉市政府、景寧縣政府、市體育發展中心分別牽頭,市文廣旅體局,蓮都區政府
(五)著力推進更深層次改革攻堅。
154. 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
責任單位:市委改革辦、市行政服務中心、市司法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發改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委統戰部
155. 持續增強企業發展信心,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用法治為企業安心創業保駕護航。
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市委依法治市辦)、市公安局、市綜合執法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工商聯、各執法單位、市法院、市檢察院
156. 持續優化產業、金融、物流生態,用好“雙鏈長+專家團+服務專員”產業鏈服務團工作機制。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金融辦、市發改委
157. 擴大首貸、信用貸、無還本續貸規模,新增制造業貸款110億元以上,促進企業融資綜合成本穩中有降。
責任單位:市金融辦、人行麗水市中心支行、麗水銀保監分局
158. 持續打造“麗即兌——政策找企業”服務品牌,直達快享為企業降本減負70億元以上,常態化開展營商環境政商懇談活動,與企業溝通,為企業解難。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
159. 深化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管理集成改革,加強營商環境“無感監測”。
責任單位:市行政服務中心(市放管服辦)、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局、市建設局、市市場監管局
160. 設立營商環境“市長熱線”。
責任單位:市信訪局
161. 持續推進更多涉企政務事項“一件事一次辦”,做實企業投資項目極簡審批、“拿地即開工”,進一步推動“全程幫辦”服務向企業設立和竣工驗收兩端延伸。
責任單位:市行政服務中心(市放管服辦)、市自然資源局、市建設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大數據局
162. 全面推行“綜合查一次”聯合執法,完善企業信用修復機制,落實首違不罰、輕微免罰等柔性執法制度,審慎監管平臺經濟、總部經濟,讓企業既感受到“有力度的執法”更感受到“有溫度的服務”。
責任單位:市綜合執法局、市市場監管局
163. 拓寬生態產品價值轉化路徑,做實項目級GEP核算及應用,不斷拓展GEP核算及應用領域。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
164. 組建市級生態資源資產運營公司,培育壯大“兩山合作社”等市場主體,拓寬生態權益市場化交易通道,推動各縣(市、區)至少完成2個品類生態資源收儲、10宗交易。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國資委、市自然資源局、市農投公司,各縣(市、區)政府
165. 建立生態保護補償“一本賬”,建設生態保護補償數字化平臺。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
166. 以建設中國碳中和先行區為重要載體,持續深化林業碳匯試點,實施森林固碳增匯強基行動,爭取麗水碳匯產品參與杭州亞運會碳中和交易,深化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省級試點,充實完善氣候投融資試點項目庫,持續深化“碳效貸”等新型金融產品創新,加快重組華東林交所。
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林業局、麗水銀保監分局、市發改委分別牽頭,市農投公司、市金融辦、市經信局、市統計局、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
167. 研究出臺“一帶三區”市域一體化協同發展政策包,在產業共育、平臺共建、服務共享、環境共創上加快突破。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局、市財政局、市行政服務中心、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委組織部(市委人才辦)、市“雙招雙引”辦、市經信局、人行麗水市中心支行、市金融辦、市交通運輸局、市科技局、市人力社保局、市水利局,有關縣(市、區)政府
168. 完善臘西區塊跨區域聯動機制,推動遂昌云峰-松陽赤壽跨縣域產業平臺、云景同城化取得實質成果。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遂昌縣、松陽縣、云和縣、景寧縣、青田縣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169. 提檔升級市域一體化“雙招雙引”合作機制,按市場化原則加強重大招引項目市域統籌安排,探索跨區域利益分配模式。
責任單位:市雙招雙引辦、市自然資源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170. 完善“共富基金”市域一體化統籌運營機制。
責任單位:市國資委
171. 推進融資擔保市域一體化縣域全覆蓋。
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金融辦
172. 探索人才跨區域跨層級跨所有制流動機制,最大限度發揮人才效用。
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委人才辦)、市人力社保局、市科技局,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173. 協同深化跨鄉鎮土地綜合整治工程、新一輪制造業“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攻堅行動,抓好整村搬遷項目謀劃、宅基地復墾、“一戶多宅”和低效工業用地整治、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加快實施蓮都、云和、松陽跨鄉鎮土地綜合整治省級試點工程,盤活存量用地4000畝以上、新增工業供地6000畝以上。
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經信局、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174. 堅持一切砂石資源屬國家所有,市縣協同推動砂石行業走上綠色環保、布局科學、供需平衡、價格合理、優質高效的高質量綠色轉型發展之路。
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砂管辦)
175. 著眼急用先行、實戰實效深化數字化改革,強化基層智治、場景應用、工作體系綜合集成,推動平臺、數據、應用全面貫通。
責任單位:市委改革辦、市委辦、市府辦、市委政法委、市委宣傳部、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大數據局
176. 全面建設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改革試驗區,構建多層次普惠金融銀行服務體系、廣覆蓋農村保險體系,爭取涉農貸款余額達到2200億元。
責任單位:人行麗水市中心支行、市金融辦
177. 加快創建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推進標準地改革+品質農業、宅基地改革+花園鄉村等集成改革。
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178. 實施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做大國企盤子,提升自我發展能力。
責任單位:市國資委
179. 深化“大綜合一體化”改革,加快構建全覆蓋整體政府監管體系、全閉環行政執法體系。
責任單位:市綜合執法局
180. 著眼擴大改革成果應用面,省市政策同向發力促進景寧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
181. 深入推進蓮都村級議事協商國家級創新實驗點建設,支持云和深化農業人口市民化改革、慶元探索生態“一件事”綜合集成改革、青田在涉僑改革上多點突破,鞏固深化龍泉“益林共富”、松陽“拯救老屋”、縉云“縉情幫”、遂昌“搬遷無憂”等改革成果。
責任單位:市委改革辦,各縣(市、區)政府
(六)著力推進更高水平安全發展。
182. 防范化解經濟金融風險。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公安局、市建設局、市金融辦、人行麗水市中心支行、麗水銀保監分局
183. 加強產業鏈供應鏈、金融、房地產等領域風險的監測、排查、預警和處置。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金融辦、市建設局分別牽頭,市公安局、人行麗水市中心支行、麗水銀保監分局
184. 加強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力爭實現松材線蟲病疫點數量、疫情面積、病死樹數量“三下降”。
責任單位:市林業局
185. 保障糧食安全,做實耕地保護“田長制”,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10.4萬畝以上、總產量穩定在8.26億斤以上。
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局
186. 抓實抓細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建強衛生健康服務體系,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187. 縱深推進“除險保安”大排查大整治行動,深化?;?、工礦商貿、道路交通等領域安全專項整治,突出抓好高層建筑、經營性自建房等消防高風險場所隱患排查治理,做到隱患即知即改、動態清零。
責任單位:市應急管理局、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建設局、市文廣旅體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消防救援支隊等安委會相關成員單位
188. 完成城市防澇、環衛、住房專項“體檢”,保障燃氣管道、供水管道等“城市生命線”安全運行。
責任單位:市建設局、市華潤燃氣有限公司、市供排水公司,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189. 著力提升山區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能力,全面建設浙西南綜合雷達探測網。
責任單位:市氣象局
190. 切實做好地質災害防治、防汛防臺抗旱、森林防火等防災減災工作。
責任單位:市應急管理局、市自然資源局、市氣象局、市林業局
191. 深入推進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構建“浙食鏈+麗水溯源”智治體系,加強全鏈條藥品閉環監管。
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食藥安委會成員單位
192. 強化社會治安立體化防控體系建設,依法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黃賭毒”等群眾反映強烈的違法犯罪。
責任單位:市公安局
193. 奮力創成全國首批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合格城市。
責任單位:市委政法委,市平安辦成員單位
194. 全力奪取全省首批二星“平安金鼎”,打好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維穩安保攻堅戰。
責任單位:市委政法委,市平安辦成員單位、市亞運維穩安保協調組各成員單位
195. 深化“楓橋經驗”,完善三級矛調體系,推動基層治理“141”體系強功能強服務。
責任單位:市委政法委、市委辦
196. 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深化訴源、警源、訪源三源治理。
責任單位:市信訪局、市法院、市公安局
197. 深化“幸福共生·麗享家園”現代社區建設,開展“365天不打烊”、“愛心系列”服務。
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現代社區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198. 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紅十字會等人民團體廣泛參與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扎實做好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檔案、保密等工作。
責任單位: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紅十字會、市委統戰部(市民宗局)、市外辦、市委統戰部(市僑辦)、市檔案館分別牽頭
199. 我們要繼續發展婦女兒童、殘疾人事業,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和“雙擁”工作,關愛環衛工人隊伍、快遞外賣小哥等新業態群體,讓麗水城市變得更有溫度。
責任單位:市婦聯、市殘聯、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建設局、市郵政管理局、市市場監管局分別牽頭
200. 我們將在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中筑牢忠誠之基,建設為民政府換來群眾有感,建設整體政府實現高效協同,建設務實政府促進擔當有為,建設清廉政府推動干凈干事。
責任單位:市府辦、市政府直屬各單位,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201. 我們將加強法治政府建設,依法接受人大監督,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抓嚴抓實審計監督、統計監督,不斷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責任單位:市府辦、市政府直屬各單位,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202. 重點指向“爭先勁頭不足、破題擔當不夠、協同效率不優、專業水平不高、風險意識不強、工作作風不實”六類問題,實施好差評案例定期復盤通報機制,深化爭先進位大比拼、遺留問題大銷號、進村入企大服務。
責任單位:市府辦、市政府直屬各單位,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
203. 重點整頓清理非必要論壇活動儀式、非必要調研發文會議、非必要統計報表,集中精力辦好打基礎、惠民生、增動能、畫句號、利長遠的實事要事。
責任單位:市府辦、市政府直屬各單位,各縣(市、區)政府、麗水開發區管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