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11332500002645232j/2023-13854 | 文號 | |
組配分類 | 市本級財政預決算 | 發布機構 | 麗水市財政局 |
成文日期 | 2023-03-17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一、2022年預算執行情況
2022年,全市財政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和二十大精神,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和市五屆人大一次會議決議,弘揚踐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堅毅篤行“麗水之干”,堅持穩中求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好生財、聚財、用財各項工作,推動積極的財政政策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助力高質量發展建設革命老區共同富裕示范區。全市和市本級預算執行情況總體良好。
(一)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
1.全市
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0.86億元,完成預算的96.0%,比上年執行數增長(以下簡稱“增長”)4.2%,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可比增長13.6%,其中:稅收收入122.12億元,完成預算的81.6%,比上年執行數下降(以下簡稱“下降”)11.4%,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可比增長0.3%;非稅收入48.74億元,完成預算的172.6%,增長86.7%;加上預計轉移性收入526.80億元,收入合計697.66億元。
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07.10億元,完成預算的108.1%,增長11.3%;加上預計轉移性支出90.56億元,支出合計697.66億元。
收支相抵,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平衡。
2.市本級
2022年,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4.29億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2.4%,增長0.3%,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可比增長10.8%;加上預計轉移性收入117.42億元(中央稅收返還3.69億元、省轉移支付收入66.38億元、一般債務轉貸收入5.60億元、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2.57億元、調入資金15.38億元、下級上解收入3.90億元、使用結轉資金9.90億元),收入合計161.71億元。
2022年,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94.20億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5.2%,增長11.7%;加上預計轉移性支出67.51億元(上解上級支出14.80億元、補助下級支出40.49億元、援助其他地區支出1235萬元、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6.0億元、結轉下年支出6.10億元),支出合計161.71億元。
收支相抵,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1.全市
2022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309.09億元,完成預算的83.4%,下降15.7 %;加上預計轉移性收入193.32億元,收入合計502.41億元。
2022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376.33億元,完成預算的101.4%,下降4.3 %;加上預計轉移性支出126.08億元,支出合計502.41億元。
收支相抵,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平衡。
2.市本級
2022年,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84.12億元,完成調整預算的49.0%,下降53.1 %,主要是土地出讓金收入下降;加上預計轉移性收入95.15億元(上級補助收入5481萬元、專項債務轉貸收入76.35億元、調入資金3.89億元、使用結轉資金14.37億元),收入合計179.27億元。
2022年,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60.82億元,完成調整預算的68.1%,下降23.5 %;加上預計轉移性支出18.45億元(專項債務還本支出8.20億元、調出資金9.0億元、結轉下年支出1.21億元、補助下級支出400萬元),支出合計179.27億元。
收支相抵,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平衡。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行情況
1.全市
2022年,全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2.89億元,完成預算的177.9%,增長6.6%;加上預計轉移性收入2995萬元,收入合計3.19億元。
2022年,全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4684萬元,完成預算的34.4%,下降44.3%;加上預計轉移性支出2.72億元,支出合計3.19億元。
收支相抵,全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平衡。
2.市本級
2022年,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48億元,完成預算的1020.6%,增長144.0%,主要是市城投公司補繳利潤;加上轉移性收入1419萬元(使用結轉資金1419萬元),收入合計1.62億元。
2022年,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2400萬元,完成預算的98.7%,下降19.9%;加上轉移性支出1.38億元(調出資金1.38億元),支出合計1.62億元。
收支相抵,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平衡。
(四)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1.全市
2022年,全市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127.09億元,完成預算的105.3%,增長9.7%。
2022年,全市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110.39億元,完成預算的102.3%,增長7.2%;加上預計轉移性支出16.70億元,支出合計127.09億元。
收支相抵,全市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平衡。
2.市本級
2022年,市本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71.68億元,完成預算的101.3%,增長304.3%,主要是2022年起全市醫?;鹩墒屑壗y籌管理。
2022年,市本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62.63億元,完成預算的101.1%,增長323.0%;加上預計轉移性支出9.05億元,支出合計71.68億元。
收支相抵,市本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平衡。
(五)經批準舉借債務的規模、結構、使用、償還情況
1.舉借規模
2022年,全市地方政府債務限額1011.48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限額458.08億元,專項債務限額553.40億元。
2022年,市本級地方政府債務限額312.89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限額63.78億元,專項債務限額249.11億元。
2.結構情況
2022年,全市地方政府債務余額為1011.41億元,其中:一般債務余額458.04億元,專項債務余額553.37億元。
2022年,市本級地方政府債務余額為312.88億元,其中:一般債務余額63.78億元,專項債務余額249.10億元。
3.使用情況
2022年,全市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債券支出187.27億元,其中:市政建設70.05億元,教育、科技、醫療、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48.70億元,交通運輸27.37億元,農林水利建設19.76億元,物流設施10.60億元,保障性住房3.60億元,其他7.19億元。
2022年,市本級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債券支出73.85億元,其中:市政建設27.70億元,教育、科技、醫療、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15.95億元,交通運輸13.50億元,物流設施9.60億元,農林水利建設5.20億元,其他1.90億元。
4.償還情況
2022年,全市地方政府債務還本支出27.79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還本支出11.03億元,專項債務還本支出16.76億元。
2022年,市本級地方政府債務還本支出8.20億元,其中:專項債務還本支出8.20億元。
二、2022年財政主要工作情況
(一)財政收支運行平穩有序。加強財政收入管理,堅持全市一盤棋,強化收入統籌協調和政策研究,全面分析預判收入形勢,增強收入管理主動性,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2%,增幅位列全省第二。積極向上爭取資金,搶抓山區跨越式高質量發展、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等重大政策機遇,全市首次爭取到革命老區轉移支付資金1.75億元;爭取到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中央財政專項資金5億元、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補助資金1500萬元、省級巨災保險試點專項補助資金4500萬元。全市爭取基層落實減稅降費和重點民生等補助資金25.42億元,全力支持減稅降費和重點民生事業發展。堅持黨政機關過緊日子,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嚴控“三公”經費和會議費、培訓費。加大資金統籌力度,建立預算執行月度通報制度,10月份起對部門單位預算執行進度低于一定比例的項目分情況核減年初預算,市本級全年共壓減3億元,統籌用于重點領域支出。
(二)穩進提質政策落地見效。落實減稅降費,建立財政、稅務、人行等部門協同聯動機制、退稅資金庫款監測和應急處置機制,確保留抵退稅“早退快退”。實施政策集成,深入貫徹全省“5+4”穩進提質政策體系,迭代升級惠企紓困政策,全市共兌付涉企類財政扶持資金42.82億元,其中市本級20.89億元。實施階段性減免市場主體房屋租金政策,全市共計減免國有房產租金7792萬元,其中市本級2528萬元。突出政府采購靶向幫扶,政府采購項目預留給中小企業的比例提高10個百分點,全市全年政府采購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36億元。全市累計發放普惠性消費補貼、汽車消費補貼2.3億元,撬動消費16.9億元。推進政策直達,出臺《麗水市直產業政策獎補資金兌現管理辦法(試行)》,推動惠企利民資金一鍵直達。全市共爭取中央直達資金72.28億元,分配進度100%,支出進度99.9%,充分發揮直達資金效益。強化財金協同,積極引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扶微助小,全市政策性融資擔保一體化在保余額16.18億元,增長56%。推出“鄉村振興-小額農擔”融資擔保產品助力鄉村振興,在保金額達3.27億元。推廣“政采貸”等政府采購金融服務,累計授信金額達4.91億元,切實減輕中小企業負擔。
(三)重大戰略部署有效支撐。支持擴大有效投資,全市爭取新增地方政府債券187.27億元,增長15.6%,其中市本級73.85億元,增長22.7%。實施專項債券項目倍速行動,加快債券使用進度。市直安排政府投資項目資金84.25億元,全力保障衢麗鐵路、麗水機場等重點領域工程資金需求。助力“雙招雙引”戰略,發揮基金招商作用,深入推進高質量綠色發展基金等政府產業基金的投資運作,設立雙招雙引中信醫療、共同富裕富浙富創等子基金,通過創新方式、多級聯動,為我市重點產業、“大好高”項目提供基金支持。加大人才科技投入,全市安排人才科技專項資金12億元,持續打造人才創新創業高地。全市統籌財政資金8000萬元,激勵縣(市、區)爭先創優。
(四)民生社會事業保障有力。聚焦共同富裕,樹立共建共享民生發展理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更加優質均衡。全市民生支出444.06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3.1%,增長9.9%。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全市統籌安排疫情防控經費8.48億元,其中市本級1.05億元,加強發熱門診、方艙醫院、醫療機構核酸檢測實驗室等建設,保障免費核酸檢測、新冠病毒疫苗全民免費接種。推進健康麗水,全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支出2.81億元,人均支出金額達114元,高于省定標準17.5%。全市落實資金1500萬元助力“智慧流動醫院”建設,巡回醫療服務覆蓋全市758個未設醫療機構的行政村。加大教育投入,穩步提高市本級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小學和初中生均公用經費分別為800元、1000元,小學和初中生均教學業務費標準分別為550元、1250元,均高于省定標準。助力社保安民,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從910元提高到1035元,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從225元提高到255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從1080元提高到1090元。促進穩崗就業,全市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支出1.15億元,發放失業保險待遇8727萬元,充分發揮失業保險保生活、防失業、促就業作用。
(五)財政管理水平穩步提升。扎實推進預算編制管理,深化零基預算改革,建立健全項目支出預算定額標準體系。完善項目支出預算管理機制,從儲備、編報、審核等環節對預算項目實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健全項目滾動管理和入庫評審機制。完善公務出行保障,進一步完善公務出行相關流程,推進“公務用車管理平臺”升級改造,從指標管理、派車管理、經費管理等多角度化解預算單位公務用車難問題。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建立市直政府投資項目事前績效評估機制和前期經費管理機制,從源頭上提升財政資源配置的有效性。對2021年所有預算項目支出開展績效自評,并選取部分項目開展重點績效評價和績效抽評,推進績效評價提質增效。全面深化數字化改革,持續完善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全市各級各部門已全部實現線上開展預算編制、預算執行、會計核算等財政核心業務。成功上線“市縣一體化”政府采購遠程異地開評標系統,實現效率、效益和公平疊加。創新搭建全領域數字函證區塊鏈服務平臺,有力強化財會監督。守住風險防控底線,堅持“三?!敝С鲈谪斦С鲋械膬炏软樞颍瑘詻Q守住“三?!钡拙€。建立政府隱性債務風險防控考核機制,切實防范化解財政運行風險隱患。開展全市鄉鎮財政資金監管自查工作,筑牢鄉鎮財政管理防火墻。
2022年,財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在財政管理過程中還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一是經濟增長面臨多重壓力,稅收收入增速下滑、土地出讓收入下降,疊加防疫性增支、政策性增支、保障性增支等因素,財政減收增支矛盾突出;二是過緊日子的意識還需要進一步增強;三是預算執行管控能力有待提高,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對此,我們高度重視、認真研究,積極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改進。
三、2023年預算安排情況
(一)2023年財政預算編制指導思想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對經濟工作的總體部署,根據2023年度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結合對財政收支形勢的分析和預測,全市2023年財政預算編制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緊扣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推動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強化財政資源統籌,增強財政可持續能力,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強化過緊日子思想,集中財力辦大事;助力創新深化、改革攻堅、開放提升,全力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麗水提供堅實保障。
(二)一般公共預算草案
1.全市
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期182.86億元,增長7.0%;加上預計轉移性收入507.84億元,收入合計690.70億元。全市擬安排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26.53億元,剔除新增一般債務安排的支出因素,增長6.8%;加上預計轉移性支出64.17億元,支出合計690.70億元。收支相抵,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平衡。
2.市本級
2023年,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期47.39億元,增長7.0%;加上預計轉移性收入96.13億元(中央稅收返還3.69億元、省轉移支付收入44.74億元、下級上解收入4.10億元、使用結轉資金6.10億元、一般債務轉貸收入2.50億元、調入資金29.0億元、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6.0億元),收入合計143.52億元。
2023年,市本級擬安排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0.70億元,剔除新增一般債務安排的支出因素,增長11.4%;加上預計轉移性支出42.82億元(上解上級支出15.50億元、補助下級支出26.70億元、一般債務還本支出5000萬元、援助其他地區支出1235萬元),支出合計143.52億元。
收支相抵,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平衡。
(三)政府性基金預算草案
1.全市
2023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預期368.76億元,增長19.3%;加上預計轉移性收入163.04億元,收入合計531.80億元。全市擬安排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400.02億元,剔除新增專項債務安排的支出因素,增長21.8%;加上預計轉移性支出131.78億元,支出合計531.80億元。收支相抵,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平衡。
2.市本級
2023年,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預期175.56億元,增長108.7%;加上預計轉移性收入58.06億元(上級補助收入2211萬元、專項債務轉貸收入56.63億元、使用結轉資金1.21億元),收入合計233.62億元。
2023年,市本級擬安排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94.29億元,剔除新增專項債務安排的支出因素,增長58.9%;加上預計轉移性支出39.33億元(專項債務還本支出10.38億元、調出資金28.50億元、結轉下年支出4565萬元),支出合計233.62億元。
收支相抵,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平衡。
(四)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草案
1.全市
2023年,全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預期4.92億元,增長70.1%,主要是縣(市)國有資源轉讓一次性收入;加上預計轉移性收入296萬元,收入合計4.95億元。全市擬安排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3460萬元,下降26.1%;加上預計轉移性支出4.60億元,支出合計4.95億元。收支相抵,全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平衡。
2.市本級
2023年,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預期6029萬元,下降59.1%,主要是上年有一次性利潤補繳因素。
2023年,市本級擬安排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1000萬元,下降58.3%;加上預計轉移性支出5029萬元,支出合計6029萬元。
收支相抵,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平衡。
(五)社會保險基金預算草案
1.全市
2023年,全市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預期122.44億元,下降3.7 %。全市擬安排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112.07億元,增長1.5%;加上預計轉移性支出10.37億元,支出合計122.44億元。收支相抵,全市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平衡。
2.市本級
2023年,市本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預期66.40億元,下降7.4%。
2023年,市本級擬安排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61.44億元,下降1.9%;加上預計轉移性支出4.96億元,支出合計66.40億元。
收支相抵,市本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平衡。
(六)地方政府債務預算管理
1.全市
1月,省財政廳提前下達麗水市2023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149.46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限額31.0億元,專項債務限額118.46億元。麗水市2023年地方政府債務限額暫為1160.94億元。
2023年,全市存量政府債務到期32.83億元,其中:在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安排一般債務還本支出12.09億元,在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中安排專項債務還本支出20.74億元。
2.市本級
1月,省財政廳提前下達麗水市本級2023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49.23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限額2.0億元,專項債務限額47.23億元。新增地方政府債券資金已編入2023年預算,主要用于城市路網、市政工程、衛生教育、產業園區等基礎設施建設。鑒于2023年全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尚未下達,市本級2023年地方政府債務限額暫為2022年限額312.89億元,加上提前下達的2023年新增限額,合計362.12億元。2023年全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待省財政廳下達后,再依法編制調整預算方案(草案)提交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批準。
2023年,市本級存量政府債務到期10.88億元,其中:在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安排一般債務還本支出0.50億元,在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中安排專項債務還本支出10.38億元。
四、認真做好2023年財政預算執行工作
(一)強化資源統籌,確保財政運行平穩。充分發揮財稅收入協調領導小組統籌作用,強化分析研判,提高組織收入的主動性、前瞻性。在推動產業發展、培植財源基礎上,研究完善激勵機制,激發部門生財理財內生動力。密切關注國家政策動向,搶抓政策窗口期和機遇期,最大限度爭取上級資金政策傾斜,重點做好專項債爭取和項目儲備工作。持續推動集中財力辦大事政策體系迭代升級,統籌“資金、資產、資源”,形成政策合力、資金合力和工作合力。堅持開源和節流并重,建立節約型財政保障機制,探索部門過緊日子評價機制,嚴控“三公”經費和會議費、培訓費,進一步降低行政運行成本,把更多的財政資源用于改善基本民生和支持市場主體發展。
(二)注重精準施策,提升財政政策效能。全面推進財稅固本強基行動,繼續實施經濟穩進提質財政激勵政策,鞏固經濟企穩回升的良好態勢。優化完善助企惠企政策,繼續支持小微企業紓困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持續落實政府采購預留中小企業份額、取消企業投標保證金等資金占用政策,降低企業成本。加快研究制定促進外貿高質量發展財政政策,穩住外貿發展基本盤。加快推進政策性融資擔保一體化改革進程,持續擴面增量,爭取全域納入融資擔保一體化。發揮產業基金引導撬動作用,探索促進產業基金保值增值的有效路徑,更好支撐我市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社會發展。推進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打造共富村試點升級擴面,深化共富鄉村建設。
(三)優化支出結構,促進民生事業發展。堅持首位戰略首位保障,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確保財政科技投入增長15%以上。推進教育事業高質量均衡發展,堅持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和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加快推進生育友好型財政支持政策,推動優化生育政策落地落實。合理調整困難群眾最低生活保障、孤困兒童基本生活養育、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等標準,落實工傷保險待遇調整機制,穩步提升社會保障水平。促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建立與公共文化服務發展需求相適應的財政投入保障機制。
(四)堅持改革創新,增強財政變革能力。持續深化零基預算管理改革,健全完善能增能減、有保有壓的預算分配機制。完善預算支出標準體系,充分發揮支出標準在預算編制、執行和公開中的基礎支撐作用,提高預算支出精準性、科學性。探索建立重大增支政策的管控機制,健全重大政策和重大政府項目事前論證評估機制、事中預警監控機制和事后評價機制。推進清廉財政“三不腐”能力指數全面應用,提高財政精細化智管水平。
(五)嚴肅財經紀律,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探索建立與人大預算績效監督相結合的管理機制,逐步構建起多主體協同的預算績效監督新模式。完善防范化解債務風險長效機制,積極運用“隱債智控”數據分析系統,有效防范新增隱性債務。建立健全多渠道籌措機制,持續做大社?;鹂癸L險“蓄水池”,加強基金風險研判,確?;鹌椒€運行。提升財會監督效能,強化對重大財稅政策落實情況監督、重大專項監督和重點領域會計監督。開展鄉鎮內控指引及樣本推廣,促進鄉鎮提升內控管理水平。切實發揮預算備案審查機制的約束作用,完善基層“三?!憋L險管控機制,從源頭防范和降低財政運行風險。
2023年,我們將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嚴格按照市五屆人大三次會議的決議和要求,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大力弘揚浙西南革命精神,全面厲行“麗水之干”,爭先創優、攻堅克難,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麗水探索與實踐,為建設綠水青山與共同富裕相得益彰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麗水展現財政新擔當。
2022年全市和市本級預算執行情況及2023年全市和市本級預算草案表格.pdf
2022年全市和市本級預算執行情況及2023年全市和市本級預算草案的報告.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