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
[場館介紹]
麗水市文化館(掛麗水大劇院管理中心、麗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麗水市美術館牌子)是純公益性事業單位,國家一級館。
[歷史底蘊]
麗水市文化館(掛麗水大劇院管理中心、麗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麗水市美術館牌子)成立于1979年2月,原名“麗水地區群眾藝術館”,2000年麗水撤地建市更名為“麗水市群眾藝術館”,2011年5月更名為“麗水市文化館”。 2020年5月,原麗水市文化館(掛麗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麗水書畫院、麗水市美術館牌子)與麗水大劇院管理處整合組建麗水市文化館(掛麗水大劇院管理中心、麗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麗水市美術館牌子),常年開展“免費開放,文化惠民”活動。
[場館規模]
麗水市文化館館址位于麗水市蓮都區人民街561號,館舍建筑面積34719.38平方米;館屬“麗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館”位于大猷街甌江濱江景區“應星樓”內,展區面積1700平方米。
(一)美術館:所有展覽免費參觀;根據展覽計劃,為有關藝術展覽提供展廳服務。
(二)非遺館:免費開放參觀;組織非遺活動。
(三)藝術沙龍室:免費開放舉辦藝術沙龍,小型演出。
(四)合唱排練廳
1.-1F排練廳(1):可容納80人
2.410排練廳:可容納50人
(五)樂隊排練室: -1F排練廳(3),可容納10人
(六)舞蹈排練廳
1.-1F排練廳(2):可容納30人
2.411排練廳:可容納10-15人
3.412排練廳:可容納10-15人
4.413排練廳:可容納60人
(七)戲曲排練廳:308排練廳,可容納15-20人。
(八)培訓室:309室,免費提供小型培訓服務,可容納30-40人。
(九)乒乓室:310室,免費提供乒乓球運動服務。
[人才結構]
截至目前,麗水市文化館現有編制40個,在編人數38人。專業技術人員38人,其中管理崗5人(雙肩挑)。學歷結構方面,大專學歷4人,本科學歷30人,碩士研究生學歷4人。職稱結構方面,麗水市文化館現有專業技術人員38人,其中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3人,副高專業技術職稱8人,中級專業技術職稱20人,初級專業技術職稱5人,未定級2人。年齡結構方面,麗水市文化館在職職工平均年齡為38.65歲。其中60后4個,占比11%,70后11個,占比29%,80后18個,占比47%,90后5個,占比13%。
[部門設置]
根據主要職責,麗水市文化館設8個職能部(室),分別是辦公室、資產運營服務部、表演藝術指導部、社會文化指導部、視覺藝術指導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部(民族民間藝術部)、文學理論創研部、數字文化信息部。
(一)辦公室
負責對本館重要工作任務的督促、檢查、協調和催辦;負責本館的人事勞動、離退休人員管理;負責本館行政后勤、內控、財務、統計、會務、文秘、保密、檔案等工作;負責本館各類合同管理;負責本館物業管理、安全生產工作;負責本館免費開放工作;完成本館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資產運營服務部
負責本館資產、物資管理;統籌本館設施設備管理維護使用;負責本館政府采購和物資采購工作;負責麗水大劇院演出、運營的監管;完成本館交辦的其他事項。
(三)表演藝術指導部
組織開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等表演藝術的展演、賽事、創作、研究、指導等活動;組織參加省級以上有關表演藝術活動;負責開展表演藝術類的對外文化藝術交流合作;完成本館交辦的其他事項。
(四)社會文化指導部
組織開展社區文化、農村文化、民族地域文化、企業文化、少兒文化、老年文化、家庭文化、軍營文化、廣場文化等社會文化活動和相關的文藝作品創作、研究、指導;組織參加省級以上有關社會文化活動;組織開展基層文化館(站)、農村文化禮堂業務指導;組織開展基層文化館(站)業務干部、社會文化工作人員、社會文藝骨干、文藝團隊的培訓和培養;組織本館送文化下鄉、進社區有關工作;負責文化志愿服務工作;負責開展社會文化對外交流合作;完成本館交辦的其他事項。
(五)視覺藝術指導部
組織開展美術、書法、攝影等視覺藝術的展覽、賽事、創作、研究、指導等活動;組織參加省級以上有關視覺藝術活動;負責開展視覺藝術類的對外文化藝術交流合作;負責收集、保護文化藝術作品;完成本館交辦的其他事項。
(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部(民族民間藝術部)
組織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調查研究活動,編撰非物質文化遺產書刊、資料;負責民族民間藝術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發掘和資料整理;開展基層非遺保護業務指導;開展基層非遺保護工作業務干部、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的培訓和培養;建立、健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檔案;組織開展民族民間藝術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外交流合作;完成本館交辦的其他事項。
(七)文學理論創研部
組織開展群眾文學創作、研究、指導和賽事活動;組織開展群眾文化理論調查研究、指導和賽事活動;組織編輯群眾文化書刊、資料;負責開展文學理論類的對外文化交流;完成本館交辦的其他事項。
(八)數字文化信息部
負責數字文化館建設和指導。負責群眾文化數據采集、處理,提供數字化形式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負責本館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等數字化服務平臺的建設、維護和運行;負責本館信息和對外宣傳工作;負責開展數字文化的對外文化交流;完成本館交辦的其他事項。
[工作情況]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文廣旅體局的堅強領導下,麗水市文化館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奮力推進麗水文化事業發展,各項工作取得較為顯著的成效。
(一)堅持了免費開放工作:我館一年365天,按公示服務內容合理有序的為各群體提供業余文藝活動場地,有計劃地開展免費開放文化惠民服務工作。共有16支館辦團隊常年在館里開展活動。麗水市“文化自信”志愿者服務隊注冊人數已達到203人。積極開展藝術輔導志愿服務,“文化自信”志愿者服務隊每周對合唱團、美術愛好者、聲樂愛好者、書法愛好者、攝影愛好者等廣大群眾進行專業輔導,我館現在已有每周四晚上“六柒畫社”寫生活動、“藝·生活”公益培訓、“玩王書法社”書法公益班、綠谷之聲合唱團,累計受益人數311705余人次。
(二)形成了有影響力文化品牌:打造全市首個文旅共富驛站,推出“藝·生活”藝術沙龍。目前該沙龍已舉辦35期,受益人數達4000余人。推出充滿愛和溫度的新品牌活動“芝麻開門——讓留守的孩子點亮藝術”。通過接地氣、零門檻的授課氛圍,為孩子們種下藝術啟蒙的種子,用藝術的力量,去填補留守兒童的內心缺失?;顒娱_展以來,為1000多名留守兒童提供藝術服務。收到了學習強國、文旅中國等眾多權威媒體的報道,擴大了社會影響力,品牌活動入選全國優秀青少年美育案例,并納入中宣部志愿服務行動。策劃《藝·述》欄目。以麗水優秀文藝群體為載體,借助有影響力的嘉賓視角和思想高地,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底蘊。同時注重藝術學術性的高度,引導大眾審美標準,傳播美育知識,推動麗水文藝創造性、創新性發展。
(三)承擔了重大文化活動:麗水市文化館是我市重大活動主力團隊。承擔麗水國際攝影文化節開閉幕式、全市首屆藝術節和第二屆麗水藝術節開閉幕式、浙西南革命精神“宣演會”、 全國“四季村晚”成果展示活動暨2023 浙江省鄉村文化活動慶典、浙江省非遺電視春節聯歡晚會等重大文化活動。積極組織展開麗水市原創歌曲大賽、麗水市合唱大賽、麗水市原創舞蹈大賽、麗水市廣場舞大賽、麗水市原創曲藝大賽、麗水市流行歌手大賽、麗水市街舞大賽等系列賽事,參加省廳舉辦的各類藝術賽事。
(四)培養了一批文化人才:在市委宣傳部和市局的正確領導下,我館干部團結向上,開拓創新,榮獲了浙江省文化館業務績效考核第一名、業務干部才藝大比拼綜合成績第二名、 共青團浙江省青年文明號、 浙江省非遺保護先進集體、“六個一活動”先進集體、志愿服務先進集體、省首屆體育大會貢獻獎、全省文旅系統抗疫英雄榜、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個人、鄉村青年文化貢獻獎等諸多榮譽。
(五)取得了重大文藝成果:麗水市文化館是我市文藝精品創作骨干團隊。圓滿完成亞運會火炬傳遞儀式麗水站儀式及沿途點位相關文藝節目表演,舉辦全市“民星大舞臺”系列活動,發動各縣市區萬名“民星”迎亞運;《拜刀記》《畬村飛出幸福歌》《魚燈舞》等7個節目入選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開閉幕式暖場節目資源庫;《三月三人最美》《暴烈老媽》分別獲得長三角流行歌曲大賽金獎、銀獎;評書、麗水鼓詞、青田鼓詞、縉云什錦四件曲藝作品成功入圍浙江省第十二屆群眾曲藝大賽;歌曲《詩畫浙江》、《清風有情》等多首歌曲被評為浙江省十佳優秀歌曲,在省群眾音樂大賽等省級賽事中獲獎;多支舞蹈作品在浙江省大學生藝術節、加浙江省“三團三社”示范交流系列活動、省群眾舞蹈大賽中榮獲金獎;舞臺劇《親水亭》入圍第十四屆浙江戲劇節,曲藝作品成功入圍浙江省第十二屆群眾曲藝大賽,由麗水市文化館選送的徐煥榮小朋友摘得全國少兒戲曲最高榮譽“小梅花”稱號;我館美術干部全年共有作品40余件在省級國家級展覽中入選并獲獎;麗水市文化館多次在省級比賽中獲優秀組織單位榮譽。
[現任領導]
季彤曦:黨支部書記、館長
吳 賓:副館長
梅麗萍:副館長
黃雄偉:副館長
藍 巍:副館長
陳擁軍:黨支部副書記
趙 云:工會主席
[地 址] 麗水市文化館: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人民街561號 麗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麗水市蓮都區大猷街應星樓北門
[免費開放時間]
麗水市文化館一年365天免費開放, 8:30開館,22:00閉館,每天開館時間約13.5小時。
美術館:夏令9:00—21:00;冬令9:00—20:30
非遺館:9:00—17:00(每周一閉館)
3.合唱排練廳、樂隊排練室、舞蹈排練廳、戲曲排練廳、藝術沙龍室、培訓室、乒乓室,全天錯時開放
上 午:8:30—12:00
下 午:15:00—18:00(夏令)
下 午:14:00—17:00(冬令)
晚 上:19:00—22:00
[郵政編碼] 323000
[公開電話] (0578)2121684(綜合辦)
[監督電話] (0578)2161002
[電子郵件] lss_whg@163.com
[網 址] lsswhg.cn
[公交路線] 乘9路、15路、22路、27路公交車可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