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11332500MB1664458R/2023-43872 | 文號 | 麗委農辦〔2023〕23號 |
組配分類 | 其他文件 | 發布機構 | 麗水市農業農村局 |
成文日期 | 2023-10-18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各縣(市、區)農辦,市直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推進新農人“挺進工程”,促進麗水共同富裕和“三農”事業高質量發展,經市委領導同意,現將《麗水市新農人“挺進工程”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中共麗水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3年10月18日
麗水市新農人“挺進工程”工作要點
新農人高質量健康發展事關麗水共同富裕,根據《中共麗水市委 麗水市人民政府關于2023年高水平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實施意見》,今后一個時期,要把培育新農人放在鄉村人力資本開發的首要位置,堅持儲備一批、發展一批、提升一批的總體思路,聚焦以大學生農創客、新鄉賢、新型職業農民等為代表的新農人群體,更大力度推進隊伍和組織體系建設,更大力度支持平臺建設和創業創新,更大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和環境優化。到2025年,培養造就1萬名扎根農村、投身農業、帶動農民的新農人。其中,新培育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30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50家,市級引領性家庭農場250家,市級引領性大學生農創客150名。建設提升鄉村產品公共服務平臺1個、鄉村電商運營中心10家,培育直播企業100個、農村帶貨達人1000名,鄉村數字產業產值達到200億元。
一、健全組織體系。加快推進新農人(農創客)發展聯合會建設,2023年底前實現市內縣級聯合會全覆蓋。充分發揮市、縣兩級聯合會在培訓提升、傳幫帶扶、活動組織、信息服務和政策落地等方面作用,及時為新農人紓困解難。各級各部門要在辦公場地、工作經費等方面給予必要支持,相關活動和培訓優先安排聯合會承辦、協辦。每年安排一定資金專門用于組織開展新農人方面的優秀人才評選、創新創業比賽、職業技能大賽等活動。選樹一批創業創新先進典型,按照規定給予表彰和政策扶持。
二、加大補助力度。涉農補助資金優先向農創客傾斜,鼓勵領軍農創客優先申報各類農業產業類項目。鼓勵各地對從事農業生產、加工、農業生產服務業、農產品電商的農創客給予銀行貸款貼息。每年開展引領性大學生農創客、引領性社會化服務組織、引領性示范家庭農場等評定工作,分別給予5萬元、10萬元和5萬元資金獎補;推動新農人積極參與“麗水山耕”品牌建設,對拳頭產品開發達標的,給予每個30萬元獎補;對列入拳頭產品創建培育名單的,給予每個10萬元獎補;對建成核心基地的,給予每家10萬元獎補。支持新農人參與農產品銷售大王評選,對獲評“麗水市農產品銷售大王”的,給予10萬元資金獎補;支持新農人從事鄉村旅游業,對新培育的“麗水山居”農家樂綜合體示范項目,按照評定一類、二類等次分別給予每家60萬元、40萬元獎補;對新培育的“麗水山居”精品民宿示范項目,按照評定一類、二類、三類等次分別給予每家30萬元、20萬元、10萬元獎補;開展“麗水山播明星、精英和新秀”評選,對獲評對象分別給予一次性10萬元、5萬元、3萬元的獎勵。
三、提升素質能力。加快建設一批農業“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為新農人創新創業提供良好實踐基地;積極組織選送新農人參加國家級、省級創業創新等賽事評選,優先推選新農人參加省內外各級展示展銷活動,打響麗水新農人品牌;充分發揮高校、職高、黨校、電大和企業等各類主體在鄉村人才培養中的作用,把新農人作為高素質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的重點,優先推薦新農人參加各類人才培訓;開展返鄉入鄉創業帶頭人培訓,每年圍繞新農人建設、管理、示范建設和品牌打造等主題舉辦3期以上新農人經營能力提升培訓,每年培訓人數不少于200名;優先推薦新農人群體參加進行中級、高級、金牌“農三師”和鄉村振興首席專家,國家級、省級林業鄉土專家選拔評定,對獲評高級、金牌“農三師”和農林類專家的給予相應人才待遇。
四、拓寬發展空間。優先推薦業務能力突出的新農人擔任縣、鄉兩級強村公司和村級合作社管理人員;探索新農人通過承租發包、合作開發、入股經營等模式參與村莊經營,鼓勵新農人與強村公司、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開展共富營地、共富基地、共富工坊等多元化聯建;支持新農人發展農遺經濟、“民宿+”、攝影旅拍、露營越野、戶外運動、文創手作、紅酒咖啡、茶舍陶藝等鄉村新業態;優先聘用“新農人”兼任專業基層農技推廣員,補齊農技推廣體系網絡;鼓勵各地參照縉云模式建設農創園,認定支持一批成長性好、示范性強的農創客示范基地,優先推薦申報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和特色農業強鎮;支持農創客從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依法審批建設倉儲、保鮮庫、農機庫棚、種植養殖大棚等設施用地;支持新農人使用集體建設用地開展創業創新,優先安排優質閑置農房和宅基地、農業標準地予以保障,2023年盤活2600宗以上閑置農房、3萬畝農業標準地優先用于支持新農人發展。
五、加大要素保障。推動各地將新農人納入人才分類目錄,對符合標準的給予落戶、住房、醫療、子女教育和檔案管理等方面支持;對符合農村建房條件的新農人給予建房指標全額保障,優先安排宅基地,并提供審批、設計、建房、驗收等環節全過程服務;鼓勵各地為農創客、家庭農場主等新農人開辦提供地方特色險種,為農業生產過程中的物化成本、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等進行兜底保障,助力新農人主體培育做大做強,對于試點險種尚未獲得省級財政保費補助的,市財政每年按總保費20%比例給予補助支持。
市委農辦負責牽頭市直有關部門,督促各地落實培育新農人工作,每年對部門和縣(市、區)開展新農人“挺進工程”開展評估,評估結果報市委市政府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