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
索引號 | 11332500002645216W/2022-35204 | 文號 | |
組配分類 | 法治政府工作報告 | 發布機構 | 麗水市司法局 |
成文日期 | 2022-03-16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2021年,麗水市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建設法治中國示范區”決策部署,創成首批法治浙江(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入選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綜合候選地區,群眾滿意度連續6年居全省前列,4個項目入選2021年度全省有辨識度有影響力法治建設成果。
一、堅持黨的領導,堅決把牢法治政府建設正確方向
(一)不斷加強組織領導。始終把法治政府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市委書記胡海峰多次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組織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等精神,專題研究年度立法計劃和項目、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等重大事項。繼續將法治建設情況納入綜合考核和政治巡察的重要內容。
(二)全力推進示范創建。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先后作出批示6次,召開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動員會、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等會議,全面部署法治政府建設重點任務。將打造法治浙江示范區、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納入“十四五”規劃和加快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行動方案。
(三)營造濃厚法治氛圍。出臺《法治麗水建設規劃(2021—2025年)》,深入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八進”活動。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領班子成員集體旁聽法院庭審。一審行政訴訟敗訴率降至3.3%,全省最低。市縣鄉三級黨政主要負責人述法與測評實現全覆蓋。選樹麗水市首屆“十大法治事件”。
二、堅持高效協同,全面構建一體推進工作格局
(一)建立高效工作機制。開展法治政府建設專項督察和全面督察。高效運行“五制度一專班”機制,召開領導點評會5次,一對一交辦任務3130項,發布亮曬通報53期,法治約談3人次,追責問責公職人員12名。
(二)實施八大專項行動。全域開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群眾滿意度提升等八大提升專項行動。在全省率先完備重大行政決策9項配套制度。4個項目入選全省合法性審查與行政裁決“最佳實踐”培育試點。9個鄉鎮(街道)列入全省鄉鎮(街道)法治化綜合改革試點單位。
(三)提升法治監督實效。市縣兩級黨委均召開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會議。市人大常委會專題聽取和審議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建議提案辦理滿意率達100%。司法建議、檢察建議及時回復率達100%。重點執法領域執法質效評議實現全覆蓋,行政執法案卷合格率達97%。
三、堅持改革破題,全面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提升
(一)深入推進“大綜合一體化”改革。統籌推進22個部門1070個行政處罰事項劃轉,占全部執法領域的64.7%。穩妥推進“一支隊伍管執法”,全市“1+8”執法隊伍力量一線下沉率達93.5%,鄉鎮(街道)下沉率達57.3%,超額完成省定考核指標。
(二)加快推進“縣鄉一體、條抓塊統”改革。探索構建一張清單明權責、縣域社會治理一網智治等“七個一”工作機制。9個縣(市、區)全部公布鄉鎮(街道)屬地管理事項清單。
(三)統籌推進數字法治建設。上架1個數字法治駕駛艙、5個市級多跨場景、5個縣級平安法治一件事應用、11個省級要求貫通的應用,謀劃推出11個平安法治“一件事”。
五、堅持依法治理,全面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一)加強地方立法推進良法善治。《麗水市革命遺址保護條例》《麗水市揚塵污染防治規定》獲省人大常委會批準實施。市政府行政規范性文件審核率、報備率、報備及時率、規范率達100%。
(二)優化公共法律服務供給體系。推出公證與不動產登記協同共享、互聯網在線仲裁等服務產品,建立健全“全市通辦、就近能辦、異地可辦”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立全省首個監地法治聯合體。推進浙閩邊界法治鄉村走廊試點,麗水法治文化公園正式開園。
(三)深化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和重大突發事件處置。出臺全國首個《自然災害應急指揮體系建設規范》地方標準。深入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創成省級“楓橋式”司法所5家、省級民主法治村75個,形成“共享法庭”、人民調解“季宅模式”等一批法治為民惠民品牌。
麗水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