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市農業農村局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索引號 11332500MB1664458R/2022-40340 文號 麗農發〔2022〕123號
組配分類 其他文件 發布機構 市農業農村局
成文日期 2022-12-01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麗水市農業農村局關于印發《關于推進“山”字系“共富工坊”建設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2-12-06 09:32 瀏覽次數: 信息來源: 辦公室

各縣(市、區)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

現將《推進“山”字系“共富工坊”建設的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麗水市農業農村局

2022年12月1日

推進“山”字系“共富工坊”建設的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共同富裕和“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精神,以新時代“挺進師”的奮進姿態堅毅篤行“麗水之干”,助力“兩個先行”。根據市委組織部《關于全面推進黨建統領“共富工坊”建設的實施意見》(麗組通〔2022〕25號)文件精神,現就推進“山”字系“共富工坊”建設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1.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黨建聯建為抓手、以產業升級為導向,盤活農村閑置資產資源,推動農民增收、企業增效、集體增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著力打造富有麗水地域特色的“山”字系“共富工坊”,為全市經濟穩進提質攻堅作出“三農”貢獻,在推進“兩個先行”中展現麗水“三農”擔當。

2.目標任務。聚焦品牌帶動和產業賦能兩大重點任務,穩步推動“山”字系“共富工坊”建設,積極拓寬農民創業增收渠道,尤其是有效破解低收入農戶家門口就業難題。力爭到2022年底,全市打造72個品牌帶動式“共富工坊”和84個產業賦能式“共富工坊”。同時,根據市委組織部安排,完成年度創建目標。

二、建設類型

1.品牌帶動式。通過“企業+合作社十農戶”,引導企業與村經濟合作社合作,按照一定的標準規范,組織農民從事特色農漁產業種養殖,進行統一加工、包裝、銷售,打造“鄉(土)字號”或國家地理標志農漁品牌,以品牌影響力提升產品附加值。品牌帶動式“共富工坊”(附件3)有相對固定的市場經營主體和一定面積的生產基地,吸納低收入農戶就近就業,按照收成或勞作時間獲取報酬。

2.產業賦能式。依托農業科研院所或農業龍頭企業,開展專業培訓、推廣優質種苗、提供技術指導,幫助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和農民生產技能,推動農產品增產提質,從而增強農民致富創富能力。產業賦能式“共富工坊”(附件4)有相對固定的場所,經常性開展農業技能培訓,促進農業生產技術提高,帶動農民增加收入。

三、建設方式

1.申報程序。按照“規范一個、評估一個、掛牌一個”的工作步驟,建立“山”字系“共富工坊”申報掛牌機制。由各類申報主體填寫《“山”字系“共富工坊”申報表》(附件2),由各縣(市、區)農業農村局牽頭聯合申報主體鄉鎮所在地開展聯合評價驗收后掛牌,并報市農業農村局、縣級組織部門(兩新工委)備案管理。

2.建設節點。為確保如期完成“山”字系“共富工坊”建設任務,具體時間節點為:

12月10日前:各類主體向所在鄉鎮或縣(市、區)農業農村局提出申請;

12月15日前:縣(市、區)農業農村局指導各類申請主體進行規范化標準化提升;

12月20日前:縣(市、區)農業農村局牽頭驗收一家,掛牌一家,結果報市農業農村局、縣級組織部門(兩新工委)備案;

12月30日前:市農業農村局牽頭會同相關部門對每個縣(市、區)選取點位開展抽查。

四、工作機制

1.明確責任落實機制。建立工作推進協調機制(附件1),對全市“山”字系“共富工坊”建設工作負總責。制定實施方案,明確建設類型、建設標準、考評機制和驗收辦法,組織對“山”字系“共富工坊”開展總體評價。各縣(市、區)農業農村局落實直接主體責任,對具體工作負責,要結合本地實際,明確責任人和建坊時限,積極主動與縣級組織部門(兩新工委)和工坊所在鄉鎮(街道)對接,協助工坊建立黨建聯建機制,綜合集成各方政策、資源和力量創造性抓好“山”字系“共富工坊”建設。

2.明確晾曬機制。每月動態晾曬“山”字系“共富工坊”運行情況。圍繞品牌帶動和產業賦能兩大重點任務,市農業農村局定期通報各地“山”字系“共富工坊”建設推進情況和建設最佳實踐案例,促進互學互鑒,形成比、學、趕、超濃厚氛圍。

3.明確風險防控機制。堅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建立健全事前、事中、事后評估制度,有效防范政策、市場、輿情等風險。對發生消防火災、房屋倒塌、生產安全責任事故、環境污染以及欠薪問題并造成較大社會影響的,不得參與“山”字系“共富工坊”建設。

4.明確宣傳推廣機制。加強對“山”字系“共富工坊”建設的宣傳,深入挖掘典型,樹立榜樣,及時總結提煉“共富工坊”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推動學習借鑒,做到學有榜樣、做有標準、行有標桿,營造“山”字系“共富工坊”建設的良好氛圍。

附件:1.“山”字系“共富工坊”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2.“山”字系“共富工坊”申報表

3.品牌帶動式“共富工坊”建設標準規范(試行)

4.產業賦能式“共富工坊”建設標準規范(試行)


附件1

“山”字系“共富工坊”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  長:黃力量    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市鄉村振興局局長

副組長:沈元東    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王永偉    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黃永偉    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成  員:

范成成    市農業農村局計劃財務處處長

蘇  明    市農業農村局農村經營管理處處長

林軍明    市農業農村局鄉村產業與市場信息處處長

蔣  浩    市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協調處處長

葉樟楓    市農業農村局科技教育與種植業處負責人

李永軍    市農業農村局養殖業與農機化處處長

李?;?   蓮都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潘余海    龍泉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陳建標    青田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徐仙娥    云和縣鄉村振興指導服務中心主任

胡順山    慶元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田遠堅    縉云縣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

曹建章    遂昌縣農業行政執法隊專職副隊長

顏雪玲    松陽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陳  芳    景寧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一、綜合協調組

組  長:蔣  浩

成  員:張任馳、季詩譽、杜立峰

負責領導小組日常工作,根據市級聯席會議和領導小組部署要求,統籌做好“共富工坊”任務分解、政策保障和督促檢查,組織報送相關資料和統計數據,定期召開工作推進會、現場觀摩會、經驗交流會和業務培訓會等。

二、政策指導組

組  長:林軍明

成  員:蘇  明、李永軍、黃  韻、余愛華

圍繞“山”字系“共富工坊”建設標準,制定出臺市級獎補政策,指導各縣(市、區)做好主體培育、產業規劃和品牌建設。強化“麗水山耕”區域品牌輻射帶動作用,依托農業生產基地和農業龍頭企業,創新“企業+合作社+農戶”合作經營模式,帶動農民從事特色農漁產業種養殖。

三、服務保障組

組  長:范成成

成  員:葉樟楓、吳燕琴、陳軍華、葉建軍

根據共富工坊建設需要,強化財政資金保障和政策兌現,強化農村實用人才培養,精心做好種養殖技術指導。


附件2

“山”字系“共富工坊”申報表

工坊名稱


工坊類別

品牌帶動式        產業賦能式

經營主體


聯系人


聯系方式


工坊地址



鄉鎮(街道)意見

蓋章

年   月   日

縣(市、區)農業農村局意見

蓋章

年   月   日


附件3

品牌帶動式“共富工坊”建設標準規范(試行)

項目

指標

具體要求

生產

經營

經營主體

一般為強村公司、村經濟合作社或有相應資質的企業。

生產范圍

一般是農作物或經濟作物種植、水產養殖,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等

統一標準

實行統一加工、統一包裝、統一宣傳、統一銷售的經營方式。

硬件

設施

場地設置

有相對固定的生產經營主體,一般帶動的生產種植、 養殖基地,面積在50畝以上。

配套設施

溫室大棚、生產機械、給水系統、電力通訊等農業現代化設置比較齊全。

制度規范

管理制度、安全制度健全,人員信息公開

吸納

就業

重點對象

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10人以上,優先招納低收入農戶就業。

技能培訓

依托“共富工坊”服務中心、“共富學堂”等常態化組織從業人員參加技能培訓,每年不少于2次。

建檔立卡

對從業人員,特別是低收入農戶建檔立卡,實行“一人一卡”。

帶富

效能

群眾帶富

帶動從業人員人均年增收超過2萬元。

集體增富

帶動村集體通過土地流轉、入股分紅、經營管理等方式獲取收益。

品牌提升

創立至少1個以上品牌,以品牌化提升產品附加值。

管理機制

運營管理

有固定的工坊管理團隊或管理人員。

網格智治

納入鄉鎮(街道)網格智治體系。

風險防控

按規定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

備案管理

在縣級“共富工坊”服務中心或鄉鎮(街道)“共富工坊”服務站實行備案管理。

數字賦能

根據各地數字化場景創建進度,及時納入應用場景智控管理,配合做好應用場景數據維護、更新。

黨建賦能

黨建聯建

開展鄉鎮(街道)、村(社)、企業黨建聯建。

結對聯系

建立“三個一” 聯系工坊制度,明確1名鄉鎮(街道)領導、1名駐村干部、1名村“兩委”委員聯系工坊,按職責分工為工坊做好服務。

組織覆蓋

建立“共富工坊”黨小組,一般由村(社)、企業以及其他相關黨員組成。

紅色管家

建立紅色管家制度,明確1名黨員擔任工坊“紅色管家”。

先鋒示范

設置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田等,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附件4

產業賦能式“共富工坊”建設標準規范(試行)

項目

指標

具體要求

生產

經營

經營主體

一般為農業科研院所、農業龍頭企業、強村公司或村經濟合作社。

生產范圍

一般是開展專業培訓、推廣優質種苗、提供技術指導等。

統一標準

建立農業技能培訓、技術指導服務等工作計劃,明確培訓范圍、培訓時間、培訓人員等。

硬件

設施

場地設置

一般設置在農村,有固定的技術研發中心或生產研究基地。

配套設施

符合有關政策規定,布局合理、環境整潔,有消防、應急等設備。

制度規范

管理制度、安全制度健全,人員信息公開

吸納

就業

重點對象

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10人以上,優先招納低收入農戶就業。

技能培訓

依托“共富工坊”服務中心、“共富學堂”等常態化組織農戶開展農業種植等技能培訓,原則上每月不少于一次。

建檔立卡

對從業人員,特別是低收入農戶建檔立卡,實行“一人一卡”。

帶富

效能

群眾帶富

帶動從業人員人均年增收超過2萬元。

集體增富

帶動村集體通過土地流轉、入股分紅、經營管理等方式獲取收益。

管理

機制

運營管理

有固定的工坊管理團隊或管理人員。

風險防控

按規定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

備案管理

在縣級“共富工坊”服務中心或鄉鎮(街道)“共富工坊”服務站實行備案管理。

數字賦能

根據各地數字化場景創建進度,及時納入應用場景智控管理,配合做好應用場景數據維護、更新。

黨建

賦能

黨建聯建

開展鄉鎮(街道)、村(社)、企業黨建聯建。

結對聯系

建立“三個一”聯系工坊制度,明確1名鄉鎮(街道)領導、1名駐村干部、1名村“兩委”委員聯系工坊,按職責分工為工坊做好服務。

組織覆蓋

建立“共富工坊”黨小組,一般由村(社)、企業以及其他相關黨員組成。

紅色管家

建立紅色管家制度,明確1名黨員擔任工坊“紅色管家”。

先鋒示范

設置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田等,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2022.12.6 麗水市農業農村局關于印發《關于推進“山”字系“共富工坊”建設的工作方案》的通知.pdf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