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一)實施知識產權優勢培育工程。在全市培育并構建國家、省、市、縣(市、區)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梯隊,力爭實現“521”目標,即全市實現“專利清零”(助推消除無專利的企業)規上工業企業超過500家,市級以上知識產權試點(示范)企業累計達到200家,全市參與貫標企業(貫徹國家質檢總局2013年3月制訂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國家標準企業,標準號GB/T29490-2013)達到100家以上。 (二)實施知識產權導航評議工程。計劃首先在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綠谷精英和創業創新團隊引領計劃”開展試點工作,力爭3年內實施100個知識產權預警、評議分析項目。 (三)實施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工程。建立重點企業知識產權聯絡員制度,組織開展專利挖掘、分析培訓500人次以上,力爭全市企業專職從事知識產權管理工作人員達到300名以上,獲得專利初級以上職稱人員達到80名以上。 (四)實施知識產權融資服務工程。創新科技金融產品和服務,深化和拓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建立完善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企業需求項目庫。 (五)實施知識產權服務托管工程。進一步完善市知識產權服務管理中心和維權援助中心的職能和業務能力,引進和培育5家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為企業和社會公眾提供高效、優質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
|